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10时,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和河北省副省长聂辰席介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赵书记您好,我们对河北省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以及蔬菜,北京市民的基本需求,河北省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的问题是,咱们像长三角地区、杭州和苏州都说要做上海的后花园,河北怎么样利用和北京的特殊的地缘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这方面有哪些安排和考虑?谢谢。
【赵勇】国家“十二五”规划有三个国家战略跟河北有关,一个是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还有两个是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三大国家战略之间相互关联,同时垂青河北,给河北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环绕京津,是河北发展的一个巨大的优势。过去这个优势我们用得还不够充分,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们将加大与京津的合作力度,在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当中,促进河北的又好又快发展。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八个字的目标,“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就是利用环绕京津的优势。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这样几个考虑:一是以服务求发展。我们在为京津服务尤其是为北京服务的问题上,正如刚才新华社记者谈到的,有很多独特的东西。我们要进行产业配套方面的服务,北京周边的很多县70%左右的项目来自北京,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来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再一个是农副产品供应方面的服务,我们正在建设若干个都市农业的基地。还有通过职业教育提供人力资源的配套服务,交通疏散的服务,维护稳定的护城河服务等等。
二是主动作为。我们将增强主动性,打造两个大的平台,一个是秦唐沧沿海经济带,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另一个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尽管这两个平台打造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已经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包括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四个市紧临北京的14个县,将加快构筑发展高地,打造若干产业基地。今年1至9月份,这个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7.8%,很多项目都是跟北京配套合作的,来势非常好。
三是产业突围。在北京周边优先发展产业,通过产业的聚集,吸引北漂族以及其他人才到这里来创业,到这里来生活,这样可以使北京的很多压力得到疏解,这也是我们为首都服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是基础先行。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现在正在谋划建立跟北京连接的轻轨、跟北京直接对接的高速公路,尤其随着北京新机场在廊坊与北京交接地方的建设,这个地方将很快形成一个与首都十分钟、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的交通圈和经济圈。通过上述方面,我们主动地服务京津,融入京津,发展河北,推动京津冀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