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2>> 重要内容提示
 
截至目前整个灾区排查出地震隐患点达1900多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25日 16时40分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钟勉和民政部、中国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情及抗震救灾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香港文汇报记者]我的问题提给钟副省长,震区往往是次生灾害的高发区域,请问四川在防范次生灾害方面面临着哪些困难,现在采取了哪些措施? 

    钟勉:谢谢你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这也是我们现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刚开始通报情况时就讲到,芦山地震灾区历史上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因此,地震发生后我们把地质灾害的监测、排危作为一个生命任务来抓。

    但是目前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情况,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第一,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为地质灾害隐患点大量存在,在地震以前,我们已掌握的隐患点就有上千处;地震发生后,我们抓紧排查,在已掌握隐患的基础上又新发现了100处,到目前为止,整个灾区排查出的地震隐患点达到1900多处。

    第二,汛期地震风险很大,雅安是一个降雨非常充沛的地区,尤其是汛期的强降雨非常集中,如果地震灾区与较强降雨相互重叠,很容易产生群发、多发和破坏性极大的地质灾害。

    第三,当前我们有大量救灾物资要向灾区运输,但是运输的主要通道,这条公路干线是每天都在发生规模不等的滑坡,现在已经发现的大的滑坡体有好几处,现在正在组织力量排查。如果按照一般的常规,应该是封路停运,然后进行灾害的治理,再对公路进行永久性的修建。如果封路停运,我们现在的整个救灾工作就无法展开。所以,这是我们面临非常艰巨、严峻的形势。

    正因为如此,不管是中央,还是省上,以及基层,把地灾的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举个例子,天气预报说4月22号这天将是“4·20”地震发生以后,地震灾区的第一轮降雨。

    这个气象预报一出来,总书记、总理马上作出批示,要求高度重视降雨可能造成的地质危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影响。我们省上是在20号地震发生以后,下午就启动了地质灾害防治的预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果从前一阶段采取的措施和现在正在做的来看,主要的方面有六项:

    第一项,要全覆盖地排查和公布地质灾害的隐患。从20号下午开始,全省组织了17支400多名专业的地勘队伍深入到灾区进行全覆盖的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而且从明天开始,对排查出来的隐患点分期公布。

    第二项,在排查的基础上全方位地落实这些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要做到每一个隐患点都有一名专职的监测人员,专人盯守巡查,遇有紧急情况就要发送预警系统。

    第三项,开展灾民的安置区和灾区公路连线地震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现在有若干的安置点,安置点过后首先要做地震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还有就是山洪防洪的危险性评估。最后要使安置点避开地震的断裂带,避开地质灾害的隐患点,避开山洪或行洪的通道。同时对我们的交通连线重要节点进行危险性评估,这样为抢通抢运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项,强化重点部位的排危除险。排查出来了,公布了,监测人员落实了,而且对这些重要的地段进行了评估,有些是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来治理的,比如公路无法改线的,就要对这条公路原线的一些重要部位抓紧实施工程性措施,排危除险。

    第五项,大量有效实施预防避让。这就是我们在地灾防治的事件中建立起来的群防群治的一套机制。第六项,专人监测,气象、地质相关部门联动。一旦发生重大气候的变化,提醒危险区域的群众组织撤离。所以我们现在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以上六个方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