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6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气象局局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介绍中国的气象状况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最新进展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和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见面,谈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四次工作报告情况和气象工作新进展情况。我希望我的讲话更加通俗一些,但是我不得不告诉大家,气候变化从科学上讲是当代科学最前沿的部分,应用方面也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尽量避免使用科学术语。关于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情况,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联合组成的一个政府间的专业机构,重点是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影响和适应减缓的方面进行方面进行对策评估,迄今为止已经三次了。2月2日上午在巴黎我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这是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最新成果,新闻界的同志都进行了采访。
第一工作组主要负责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因而是气候变化领域里的一个特色。我们的题目叫做《气候变化2007:自然科学基础》。我很荣幸和美国的科学家苏姗·所罗门博士共同担任联合主席,我们还请澳大利亚马丁·马尼和中国的陈振林先生负责技术支撑组的工作。
主要谈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个报告有如下几个内容,第一,我们对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到,这三个图标,一个是甲烷,一个是二氧化碳,一个是氧化亚氮,自从1750年迅速增加,后坐标是万年尺度,可以看到近期二百多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幅图可以和在IPCC和WMO的网页上很轻松地拿到。
是什么原因驱动了气候变暖呢?第四次评估报告一个新进展认为,自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结束以来,我们对人类活动对全球升温、辐射影响的净值给了一个定量标准,每平方米1.6瓦,有一个不确定值在正的0.6至正2.4之间变动,科学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给出了一个区间。这幅图描绘了二氧化碳、甲烷乃至于太阳辐射等的变化,你们可以从网页上拿到这幅图。最下面的这一点,就是正值和负值抵消,大约是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