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办于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介绍2013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盛松成: 社会融资规模由四大部分十个子项构成:
一是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89万亿元,比上一年多增6879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5848亿元,比上一年少增3315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1.4%,为年度历史最低水平,比上一年低0.6个百分点。我们知道,2012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是52%,而去年是51.4%,这说明,目前人民币贷款依然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融资工具,但金融体系提供的其他融资方式也已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会融资规模的第二大组成部分是实体经济通过金融机构表外的融资,主要有三项,这就是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2013年这三项合计5.17万亿元,比上一年多1.55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29.9%,比上一年高7个百分点。对大家来说,很容易记,这就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占了整个社会融资规模的30%左右。其中,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分别增加2.55万亿元和1.84万亿元,都是年度历史最高水平。说明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发展得比较快,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
社会融资规模的第三大组成部分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2013年这两项合计2.02万亿元,比上一年少4819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1.7%,比上一年低4.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社会融资规模当中,直接融资占了10%以上。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80万亿元,为年度历史次高水平,最高是2012年,2012年债券融资达到了2.2万亿元以上,所以2013年比2012年少453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219亿元,比上一年略少289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的第四大组成部分是其他类融资,主要包括三项:投资性房地产、保险赔偿和小贷公司及贷款公司贷款。2013年这三项合计为6235亿元,比上一年多1045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3.6%,比上一年占比高了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