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介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农民日报记者:在今年的1号文件当中,我们看到在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当中提到了科技支撑,因为我国目前的粮食达到6亿吨,也实现了“十连增”,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唐仁健:今年1号文件对科技部分非常重视,可能你们注意到,有个总体讲科技的,另外还特别拿出来一条讲良种和机械化,这足以表明科技的支撑作用。粮食安全,刚才陈主任讲到,我们新型粮食安全战略的五句话,最后一句是科技支撑,其他支撑都没有讲,所以最长远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根本出路在科技。保障粮食安全的科技,有几个方面,一是从大的层面,人的素质,经营体系,待会儿要讲到,那个另说了。但是起码是刚才讲的一个是粮种,一个是机械化,这两个环节非常重要。杂交水稻已经改变了中国粮食的命运,世界都注意到。今后在良种上、品种上怎么突破,也要继续的加大力度,这方面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二是机械化,机械化现在到了耕种收综合的水平,刚才陈主任已经提到了,是59%。今后我们的总要求和目标,是要推进大田作物,主要是以粮食为主,全程的机械化,因为现在每个环节还不一样。这里面又有几个薄弱环节今后也要加强,一个是机插秧。机插秧这个环节非常薄弱,今后还要突出,还有棉花机采棉这个环节很薄弱,再有是糖料,糖料的收获现在基本上靠人工,劳动强度非常大。我想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来推进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科技进步,长期确保粮食有可靠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