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新闻中心2007年5月9日(周三)13时30分召开“北京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水务局主要负责人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进行现场直播。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小刚]下面介绍一下治河,保持水环境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第一,治河和节污治污相结合,这是保持良好水环境的重要方面。首先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在北京的城区已经建成了9座污水处理厂正在抓紧建设的还有5座,将来全部建成以后,市区要建成14座污水处理厂。在郊区要建成14座,一共是28座污水处理厂。在乡镇以下的还要建立一些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已经建立了601处污水处理设施,大中小污水配套,将生活污水全部输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到目前,全市已经实现污水处理量9.62亿,市区实现了90%的污水处理,郊区实现了50%,卫星城实现了70%。同时在治污的同时,对零散的污水入水口进行了全面治污,近年来截流排污口2000余个,千方百计减少污水直接入河,保持河道的清洁。
由于郊区相对来说空间比较宽阔,两岸有一些作为河道景观绿化的空间,结合污水口的治理,在污水口就地建一些污水净化设施,各个击破,恢复生物多样性,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北京北边郊区有一条温玉河,过去这条河道污染非常严重,近几年采用了一些重要排污口,设置一些污水净化设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在治河的时候,与治理面源相结合,加强河湖水环境治理。过去在城市水环境治理当中,只注意市区的河道治理,很少注意城市上游的面源治理,近几年总结出来一条治河的新理念,首先要对上游的面源进行治理,对源头加大治理力度,这是保证河道治理效果的很重要的举措。这几年来,随着治河新理念的不断实现,加大了对面源的农药、化肥以及垃圾、污水的治理力度。在重要的郊区旅游区加大了民俗旅游区的生活污水治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水源保护和水源生态建设为中心,在郊区重要水源地提出了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在这方面治理的成果当中,得到了中央部委的高度肯定,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第三,生物措施和工程进化措施相结合,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为了保护河道的水质,在城中心区河道种植了各种水生植物,投放鱼苗、河蚌等,安装收藻设备。在治河工程中,打破了过去单纯从防洪角度治河的理念,按照截污治污相结合。一是在河道上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建成河道天然自我净化系统。二是岸边及河底用生态材料进行保护,改变过去用水泥衬砌的做法,建成植物天然净化系统。三是建成水生物天然净化系统。引用适应北方地区生长的水生动物来恢复河道的多样性。总之,近几年来,我们按照生态治河的理念先后治理了北护城河、凉水河、清河一期等10条重要城市河道。
第四,在治河方面,采取治河和优化调度水资源相结合,扩大使用再生水,使水循环起来,改善水质。一是每年集中向河道补充清水,由过去小流量长时间的补水的办法,调整为集中时间大流量进行补水,减少渗漏和蒸发,对河道的保洁冲脏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将再生水作为河湖的重要水源,近两年我们每年用1亿立方米再生水补充河湖。三是桥用雨水,通过汛前、汛中、汛后,通过河道闸门的优化起闭,作为城市景观用水,替代清水,这个效果也是非常明显。四是为使河水流动起来,在下游河水用管道提升到省优,达到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