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专家总结5月份重大气象事件并展望未来天气气候,介绍我国卤代温室气体减排已取得显著成效等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周凌睎]大家好,我今天要介绍几个主要内容,一个是相关背景,目前我们最关注全球变暖还有臭氧层情况以及中国气象局监测能力,还有二氧化碳、甲烷分析结果,卤代分析结果以及我们面临的挑战。近几十年全球的气侯,经历着从来没有的温室气体变化,引发洪涝等灾害频发,这已经确认是由大量的排放污染气体引发。
近几十年来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甲烷也是大量排放到大气的几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对全球变暖有直接作用,也就是二氧化碳达到69%,甲烷18%等其他的温室气体,这个是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结论。我们知道全球变暖非常严重的后果,导致洪水以及海平面升高,冰川也在消融,还有干旱、森林大火等等,农田森林面积也是大幅度的减少。
另一种温室气体是我们说的卤代温室气体,就是常说的氟利昂这些冰箱、空调生产使用时候排放的气体,这个原本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主要是人为产生,还有一些灭火剂和家庭溶剂等,这个是05年监测臭氧空洞的情况。我们即使停止排放,生产出来的温室气体还是会在大气里面长时间停留,寿命很长,通过大气流动传输,会传输到不同省、不同国家,这个也是引起国际上非常的关注的。
国际环境的焦点,现在集中在京都议定书,还有蒙特利尔议定书。胡锦涛总书记在峰会上讲话,气侯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是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氟利昂1999年已经要求不被生产,所以我们国家已经完成减排。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减排,就把目标瞄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达国家目标卫星遥感等等观测手段非常多样,而且站点密集,以欧洲为代表,美国日本也有。我们国家只有青海瓦里关一个站点。
现在我介绍一下中国气象局目前的监测能力。中国气象局目前有一个全球大气观测本底站,这是世界上24个全球站之一。整个欧亚大陆也就这么一个站点。还有黑龙江龙凤山,北京密云上甸子还有浙江临安已经有三个建成的本底站。前面建成的本底站已经进入国家技术平台建设支持,目前这四个本底站通过国家级评估,中国气象局也挂靠了一个国家的本底中心。
瓦里关是从1990年开始进行二氧化碳和甲烷长期监测。北京上甸子本底站,去年建成第一套卤代温室气体连续观测。这些本底站从去年开始,用国际统一标准采集空气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这是我们中心实验室的分析系统。
因为国际上有这么一个全球大气观测体系,有指导委员会,使用统一标准,我们才能够把我们监测到数据与国际上进行比对,才能跟美国、日本等他们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卤代温室气体数据进行对比,国际上才能认可你,所以我们一直在建设。还有在去年的中欧高层政策论坛,中国气象局这项工作受到高度重视。
我简单介绍一下二氧化碳和甲烷分析结果。我们知道在冬季取暖以及生产的时候,排放很多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大气里面二氧化碳浓度会降低。全球有这样的趋势,4到5月份升到最高,6到8月份降到最低,但是一直是在升高。我国瓦里关本底站观测到的数据被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进行通报。从观测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以及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浓度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美国最著名的夏威夷本底站点,他们从58年进行观测,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到了现在已经接近380PPM,甲烷是PPB为单位的。就是10亿空气分子里有一个甲烷分子,比工业革命前增长非常多。
北半球是绝大多数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的区域,南半球多数是海洋,甲烷含量也是北半球比南半球高,我们跟美国本底站的数据基本是一致的。我国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浓度以及增长水平与北半球平均状况是一致的,增长率每年都有变化,如果有干旱大火的年份当年增长率就会很高,所以增长率每个年份是不一样的。
甲烷也是不断上升,但是近年来基本上趋于平衡,这一方面由于自然的水稻田种植等等采取的措施。
去年开始我们对几个区域本底大气进行二氧化碳观测,样品采集送到实验室分析,这个圈是二氧化碳的结果,我们青海瓦里关的结果。这几个彩色线分别是北京上甸子等的结果。这是比全国平均状况稍高的,受人类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