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7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介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暨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欧新黔]:我国的中小企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改革开放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小企业的产品也直接关系到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是28%,说明它对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已经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了我们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另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利拥有量占了65%,新产品的开发占了80%以上,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中小企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越来越大。
二是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作为我们13亿人口的一个大国,而且有7-8亿农民的这样一个国情,现在我们又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应该说我们面临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和世界上最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国家的就业压力由于人口众多比其他国家的就业压力都要大。
目前我们的中小企业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已经占到75%以上,这个比例是很高的。从现在来看,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和大多数的农民工都在中小企业找到了岗位,许多的高校毕业生也选择了在中小企业就业,这是目前的一个现实。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在提供城乡人民生活的供给方面、在提升整体素质方面、在平衡国内外贸易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因素都是直接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那么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也就无从谈起和谐和稳定。
因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必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