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2>> 重要内容提示
 
采取有效措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走一条清洁发展道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万部长您好,首先问您两个问题,第一,您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请问您整个科技专项需要多大的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最需要加大投入的是什么方面?第二,在上周的八国集团会议已经同意,认真考虑在2050年把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50%,同时要求主要的排放国都要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您问对此又何评论?谢谢!

    [万钢]第二个问题是有关于八国集团提出的2050年把温室气体减少50%的共识。我是这样认为的。首先肯定八国集团的共识是有积极的成分。比如说确认了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同意认真地考虑减排的温室气体,同意在联合国的框架下推进保护气候的进程。但是,这里面有一些问题,比如说谁承担什么责任,发达国家承担多少量化的责任。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相之间的责任、义务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在这里,我们要在这个框架下具体的商量,共同解决。

    关于我们国家政府的态度,马凯主任在上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介绍了,我不想在这里重复。我站在科学工作者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一下。我们知道,气候变化不是一天一日,而是在超过一百年的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当中所产生的,应该说工业化的进程为人类的生活创造,提高经济效益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那么,在整个工业化的过程当中,为社会,为国际社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好,社会效益也好,大家都在共享。但是,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看到工业化过程当中产生的对环境、对能源的一些影响,包括对大气,气候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也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在共同承担的。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怎么样在我们的发展过程当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动员社会参与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在发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排放。这个我们国家在九十年代就提出来“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在发展过程中统筹考虑对环境、对大气的影响”。

    胡锦涛主席在八国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中提出“中国实际从九十年代到现在,用5.6%的能源增长支撑着10.1%的经济增长。”中国采取了植树造林的办法来吸收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国采取了计划生育的办法,减少人口的增长,中国发展了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情况下,改变自己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经得到了百分之七点几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在走一个新型发展道路,走一个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道路所做的努力。

    也就是说,从中国的发展来看,我们在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们不会走把排放放到一个人均很高的量然后再减的道路,而是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就探索新的技术,探索新的科学来走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这也就是说,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发达国家能够支持他们的企业,能够把他们所掌握的新的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能够买得起、用得起。这样,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就不会大量地增加,我们就可以共同走一条清洁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