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2>> 重要内容提示
 
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为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作贡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科技日报记者]我有两个有关《专项行动》的问题请问万部长。国家强调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今天的发布的《专项行动》中如何体现这一要求的,企业怎么参与到这一行动中?另外,实施这一《专项行动》,你估计到2020年在中国能够减少多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万钢]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请刘部长回答一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主要是讲技术创新体系,我们在《专项行动》当中提出了四个重要的任务:一个是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的探索和检测等;二是在技术创新过程当中,怎么样开发新的技术;三是我们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四是还有一个政策法规以及科学普及方面的想法。

    这四方面不全是企业是主体,对科学的探索,我们更多的发挥科学家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比如第三个,人和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也是属于科学研究的问题。政策法规推广普及,这是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也有很多的大学、中学承担这个责任。但是,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在先进技术的应用上,节能减排的技术、降低能耗的技术、提高效率的技术,包括刚才有记者所提到的二氧化碳捕捉封存等技术的研究,需要企业积极的投入,需要结合产学研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在这方面,国家引导,地方支持,企业主动参与是十分重要的。

    我想企业在这方面投入是会有回报的,因为节能环保、降低排放、减少排放等一些先进的技术都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今后这些先进技术开发出来都会得到回报。我也希望我们的企业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合作。比如说共同研究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包括利用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本身也是化学材料,可以利用。所以,企业投入应该会有回报的,会有利益的,所以,企业必然是主体。

  [刘燕华]我回答第二个问题。你的问题是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要通过努力减少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给你提供两个数字。一个是,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的能源利用效率要提高20%;在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还有另外一个数字,就是到2050年的时候,中国单位GDP的能源利用率要提高80%。这两个数字就说明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基本的态度和决心。实际上这两个数据也很说明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反过来算,假如不实行减排,不实行各种各样的努力,那么到2010年等于增加20%。假如不实行减排的措施,到2050年就等于增加80%。所以,减少排放和提高效率就是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工作。减少的也就是基本量。对于减少具体多少量,这个算法在科学上还需要研究。在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模型中有二十多种,各家的说法也不太一样。所以,具体量化的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中国目前做的努力,采取的措施,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肯定会对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