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6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介绍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及相关规划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北京青年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为了确保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得以实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为了提高通航能力,包括京杭运河这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古老航道,及其沿岸的港口是否需要改扩建工程?这些工程是否会对沿岸城市的新规划产生一些影响?
[翁孟勇]为了实施内河航道与主要港口的规划,我们的主要政策措施有这么几项:首先是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的渠道。这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中央要建立专项的资金;二是地方政府财政性的资金对内河的建设要有必要的投入;三是要考虑充分利用市场的机制,扩大社会融资的能力。第二,是要严格执行和完善相关的法规,确保内河的水资源、航道资源不被侵害。第三,在内河运输当中大力推行船舶标准化,来提高我们现在内河航运的能力、效益。
当然,其他还有很多涉及到规划层面的,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内河水运业的升级,另外还有环境保护等等措施,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另外你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对运河资源的保护,也就是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问题。我注意到社会上有不少人士提出,要把京杭运河列入到申遗的项目保护起来。我本人对此是支持态度,但必须说明的是,申遗活动和大运河充分发挥它的航运功能是不矛盾的。因为大运河的开凿建设从历史上看首先是作为运输功能来发展的,我们不能说因为申遗就把大运河作为景观河流保护,排斥它的运输功能,我觉得这是不恰当的。当然运河在建设过程中、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还其原来的历史风貌,这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