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7日下午14:30,国防科工委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风云二号D星交付仪式。中国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新闻办、应急办、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单位参加交付仪式。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 杨军]最后我汇报一下卫星在轨运行及应用的情况。
卫星在轨运行以来,我们对卫星进行了多次的遥控指令和操作,全部正确。截至6月25日,我们总共接收北半球温度图像500幅,正确率100%,我们传达的数量达到260GB,分析产品和规划是每15分钟生成一次。2D星和2C星形成了在轨备份,2C星定位86.5度,2D星定位于105度。在风云二号C的基础上我们对风云二号D进行了产品改进,共有25种产品,业务已经生成,并投入使用。针对双星观测我们开发了新产品,我们开展了产品的重点应用,特别是针对高频次、大范围的产品应用。
双星的观测使得观测频次可以达到15分钟,影响我们国家的主要天气在15分钟内可以观测到。比如说今天下午北京突发的暴雨,通过一小时一次的观测很可能就会漏掉,但是通过15分钟的频次,这两颗星的观测下完全可以看得见。
我举一个例子风云二号星的作用。这是孟加拉湾的一个热带风暴,我们利用这个星看的非常清楚。
另外今年6月中旬的暴雨,这颗星联合监测,暴雨监测的非常强。我们利用风云二号D进行了气象预报。风云二号D还有很多的应用,比如说大雾预报。还有5月份的沙尘监测,对长江中下游水体的监测情况,对我们国家土壤湿度的监测结果,就是由风云二号D和风云二号C共同监测的。风云二号C和风云二号D的产品显示图像非常一致, 这两颗星地面产品的反响和结果是一致的,因此这两颗星完全具有备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