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7日下午14:30,国防科工委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风云二号D星交付仪式。中国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新闻办、应急办、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单位参加交付仪式。
[中国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风云二号D交付仪式,请允许我代表气象局向所有参与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控、及地面业务研制和运行任务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大力支持我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发展的国防科工委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元月12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做出重要批示,祝贺风云二号双星组网成功,希望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新贡献。总书记的批示是对气象卫星和航天事业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全体气象人和航天人的巨大鼓励。去年元月4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时,明确指出,必须保证气象卫星研制的资金,气象运行必须要有备份,以确保稳定运行的明确指示。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总理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风云气象卫星系列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成就,对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殷切期望。
风云二号D的正式交付使用,首次实现了我国静止业务卫星双星运行业务是我们回报总书记和总理关怀,回报全国人民关心的最好成果。风云二号C和D星不仅扩大了观测范围,实现了在轨备份,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应急的观测能力,通过合理安排C/D两颗星的观测并结合启用6到8月汛期加密观测模式,实现了C/D双星观测的15分钟间隔的连续观测,充分挖掘了双星观测能力,在监测台风、暴雨、局部对流系统、雷暴等灾害性天气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D双星观测资料已经通过卫星直播广播、网络服务系统向全国用户及国际用户分发,国内用户超过了一千家,应用广度前所未有。地面应用系统自动生成图象和数字产品已经应用到生态、农业气象等多项气象业务中。可以说地星的发射与业务运行是C星实现应用试运行完成向业务服务转变的基础上实现的新的一次跨越。这种跨越既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又强烈助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正是因为我国风云卫星系列的成功,使我们的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目前,风云卫星系列,已经纳入全球卫星系列,成为全球卫星监测系统的重要成员。
众所周知,我国横跨五个气候带,气象灾害频发,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所造成的灾害程度呈增大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特别是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无动摇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形势下气象事业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解决气象观测预报及服务能力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需求不相适应的根本矛盾。尤其是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成为国际热点问题,国家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背景下亟待加强对气候系统的监测,对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资源开发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及相关外交谈判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因此,加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建设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风云运行必然是这一综合观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气象局作为卫星的业主和主要用户我们将在卫星交付后做好卫星的运行管理与业务工作,在卫星资料充分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卫星资料的应用范围,加深卫星资料的应用深度,尽快实现由定性遥感向定量遥感转变,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应急决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我们将和广大的航天工作者一道,继续保持严肃的工作作风,通过技术创新和挖潜,努力实现风云二号后续卫星的高质量、高可靠、长寿命,要求各单位按照刚刚签署的风云二号卫星业务运行技术支持协议所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始终坚持主动服务和质量第一的原则,做好风云二号卫星及地面运行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
同志们,D星的交付使用进一步增强和坚定了气象事业发展和应用国产风云卫星的信息。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一如既往的支持气象卫星和应用事业的发展支持风云二号后续卫星的研制工作,支持风云三号卫星及应用系统的研制工作。让我们团结在胡锦涛同志领导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和载人航天的精神,努力进取,为国民经济和防灾减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