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国防科工委副秘书长 胡亚枫]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现在开始。 [2007-06-27 14:38:18] |
|
|
|
|
|
|
|
|
[胡亚枫]风云二号D星于2006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2月13日定点在东经86.5度赤道上空,2007年2月26日中国气象局组织了在轨测试评审,2007年3月1日进入试运行阶段,6月初,我们收到中国气象局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报的卫星在轨测试和运行情况的报告,认为卫星性能良好,具备了在轨交付投入业务使用的条件。今天,国防科工委在此组织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将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交付中国气象局,进行业务运行。 [2007-06-27 14:41:09] |
|
|
|
|
|
|
|
|
[胡亚枫]首先,我介绍出席今天交付仪式的领导和参会单位。 [2007-06-27 14:41:42] |
|
|
|
|
|
|
|
|
[胡亚枫]出席今天交付仪式的领导有: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工程总师孙家栋、中国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席王文宝、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副主任王守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巡视员陈晓林、新华社副总编俱孟军、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阴和俊、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巡视员杨咸武、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孙宝亮。 [2007-06-27 14:41:46] |
|
|
|
|
|
|
|
|
[胡亚枫]参加会议的部门单位有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民政部(减灾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林业局、新华社、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海洋局、总参谋部、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和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等单位的代表以及工程两总系统的代表。 [2007-06-27 14:45:14] |
|
|
|
|
|
|
|
|
[胡亚枫]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出席本次签字仪式的领导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7-06-27 14:45:19] |
|
|
|
|
|
|
|
|
[胡亚枫]今天我们还邀请了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让我们对他们的出席表示热烈的欢迎。首先请观看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研制、发射、在轨测试及试运行情况的录像片。 [2007-06-27 14:46:00]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气象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在全球日趋变暖、环境亟需保护的今天,利用人造卫星等高科技手段,提高人类对气象、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监测预报能力,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是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气象和气象卫星事业。胡锦涛总书记在风云二号D星获取第一套图像的当天做了重要批示:“祝贺风云二号双星组网观测成功,希望进一步提高对气象和环境的监测能力,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新贡献”。 [2007-06-27 14:47:31]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时,强调指出气象卫星必须要有备份。曾培炎副总理也曾在讨论航天"十一五"规划时着重指出:要扩大航天产业服务领域,为广播通信、气象预报等领域提供稳定、连续、高性能的业务运行系统,尽快实现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2007-06-27 14:50:30]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199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气象卫星专项资金。1999年国务院批复了国防科工委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上报的《关于"九五"后两年至2010年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计划的请示》,确定了2010年前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的结构和数量计划。2001年国防科工委批准了风云二号02批卫星研制总要求。 [2007-06-27 14:51:14]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会同国防科工委、财政部上报的风云二号02批气象卫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请示,确定发射风云二号C、D、E三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02批卫星的主要功能包括: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和水汽云图;收集气象、海洋、水文等地面观测数据;广播展宽数字云图、低速率信息资料;获取空间环境监测信息等。卫星工程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国防科工委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工作。中国气象局负责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和业务运行。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卫星的发射和测控。 [2007-06-27 14:52:32]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国防科工委高度重视风云二号02批卫星工程建设,张云川主任多次做出明确指示,要求工程按时保质完成,保证我国2010年前拥有连续稳定运行的气象卫星。风云二号D星本体高度3.076米,加上远地点发动机高度为4.378米,太阳电池壳外径2.1米。卫星起飞质量约1388公斤,定点初期的质量约640公斤,设计寿命为3年。由探测、数传与云图广播转发器、数据收集转发器、天线、姿控、推进、测控、电源、结构、热控、远地点发动机等11个分系统及总体电路组成。 [2007-06-27 14:56:15]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研制单位对风云二号D星共进行了28项改进和完善。D星寿命有望延长到4年以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五院、八院、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等承研单位,在研制过程中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按照"一次成功,稳定运行,三年寿命,优于C星"的工程目标,认真落实工作计划,刻苦攻关,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2007-06-27 14:58:37]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中国气象局为提高风云二号D星运行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对风云二号02批地面应用系统进行了扩充和完善,新建了全套的指令和数据接收站;增强了双星的管理和运行控制能力;对定量产品的算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开发了双星产品;数据服务和共享能力大大提高,在C星运行管理基础上,形成了"双星观测"的业务能力。2006年12月8日8时53分,风云二号D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4日,卫星移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进行在轨测试。 [2007-06-27 15:00:23]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2007年1月12日,风云二号D星发回了第一套数据资料,成功实现了"星地系统"的对接,经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处理还原后的图像清晰、流畅。2月26日,中国气象局组织了在轨测试总结评审,认为卫星系统工作稳定、性能良好,达到了风云二号02批卫星研制总要求,实现了全部业务功能,可以交付使用! [2007-06-27 15:03:12]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自2007年3月1日风云二号D星投入业务试运行以来,观测资料已经生成了25种定量产品、各种图像和人机交互产品,这些数据和产品可实时向全国气象台站分发,分布在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利用站可直接接收和利用风云二号D星的资料。图像产品已被用于灾害监测和天气预报中。风云二号D星与在轨运行C星进行双星观测,扩大了观测范围,保障了我国卫星自主获取西部地区以及西亚、印度洋上大范围资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卫星每十五分钟可以获取一幅云图,每天可以获得96幅气象云图,这大大提高了观测频次,更有效的监测到了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及其演变过程,提高了对台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监视、预报和灾害影响评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007-06-27 15:03:55] |
|
|
|
|
|
|
|
|
[录像片解说词]风云二号D星交付使用后,与在轨运行的风云一号D星、风云二号C星共同纳入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增强了我国气象综合监测能力,提高天气预报的服务水平,还将为森林草原火灾、积雪覆盖、干旱、海冰覆盖、水情等灾情环境监测提供重要信息,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及全球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出更巨大贡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和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新而努力奋斗! [2007-06-27 15:07:02] |
|
|
|
|
|
|
|
|
[胡亚枫]下面请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周恒司长宣读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在轨测试评价意见。 [2007-06-27 15:08:14] |
|
|
|
|
|
|
|
|
[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司长 周恒]我宣读《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在轨测试评审意见》。 [2007-06-27 15:08:20] |
|
|
|
|
|
|
|
|
[周恒]2007年2月26日,中国气象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风云二号D星在轨测试评审会。评审委员会听取了《风云二号D星在轨测试总结报告》、《风云二号D星在轨测试阶段卫星技术总结报告》和《风云二号D星在轨测试综合评价报告》。经过认真讨论,评审意见如下: [2007-06-27 15:09:18] |
|
|
|
|
|
|
|
|
[周恒]1、根据在轨测试大纲和细则,对风云二号D星平台和有效载荷进行了全面测试,测试数据正确,测试结果有效。2、在轨测试表明,星地系统协调匹配,工作稳定,实现了图像获取、图像广播、数据采集、空间环境监测等全部业务功能。 [2007-06-27 15:10:16] |
|
|
|
|
|
|
|
|
[周恒]3、在轨测试表明,卫星系统功能正常、性能良好,除三年寿命和可靠性尚待继续考验外,达到了风云二号02批卫星研制总要求。评审委员会同意《风云二号D星在轨测试综合评价报告》,通过风云二号D星在轨测试评审,卫星可以投入业务使用。主任委员陶侍言、副主任委员李泽椿。二〇〇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2007-06-27 15:11:06] |
|
|
|
|
|
|
|
|
[胡亚枫]下面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杨军主任介绍卫星在轨运行情况。 [2007-06-27 15:12:05] |
|
|
|
|
|
|
|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 杨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面我汇报风云二号D在轨运行情况。风云二号D卫星是02批第二批星是2006年12月8号,北京时间8时5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3号17时12分1点,风云二号D星在轨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在轨测试阶段。 [2007-06-27 15:13:42] |
|
|
|
|
|
|
|
|
[杨军]第一,风云二号D圆满实现了国防科工委下发的风云二号D卫星规定的全部业务功能。第二,卫星的测控数据满足使用要求。第三,风云二号D满足指标要求,卫星与地面信道匹配良好。第四,卫星平台的工作完全正常。第五,风云二号D星原始云图的获取、传输、转发、匹配良好,在2007年1月12日,成功获取了第一套云图。第六,风云二号D星除了在空间辐射环境中的长期变化有待测试外,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环境监测器达到了设备任务目标。第七,风云二号C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风云二号D星中已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 [2007-06-27 15:14:44] |
|
|
|
|
|
|
|
|
[杨军]二是新系统试运行的情况。试运行期间,卫星的情况非常正常、稳定,试运行期间我们对卫星进行了轨控、姿控均十分正常。轨道姿态正常,发射初期轨道倾角2.5度。试运行期间地面系统的工作包括五方面:一是进一步调试卫星系统的接口,二是改进定位和记录,三是改进应用产品、实施研制测试新产品。最后我汇报一下卫星在轨运行及应用的情况。 [2007-06-27 15:18:57] |
|
|
|
|
|
|
|
|
[杨军]卫星在轨运行以来,我们对卫星进行了多次的遥控指令和操作,全部正确。截至6月25日,我们总共接收北半球温度图像500幅,正确率100%,我们传达的数量达到260GB,分析产品和规划是每15分钟生成一次。2D星和2C星形成了在轨备份,2C星定位86.5度,2D星定位于105度。在风云二号C的基础上我们对风云二号D进行了产品改进,共有25种产品,业务已经生成,并投入使用。针对双星观测我们开发了新产品,我们开展了产品的重点应用,特别是针对高频次、大范围的产品应用。 [2007-06-27 15:21:59] |
|
|
|
|
|
|
|
|
[杨军]双星的观测使得观测频次可以达到15分钟,影响我们国家的主要天气在15分钟内可以观测到。比如说今天下午北京突发的暴雨,通过一小时一次的观测很可能就会漏掉,但是通过15分钟的频次,这两颗星的观测下完全可以看得见。 [2007-06-27 15:24:39] |
|
|
|
|
|
|
|
|
[杨军]我举一个例子风云二号星的作用。这是孟加拉湾的一个热带风暴,我们利用这个星看的非常清楚。另外今年6月中旬的暴雨,这颗星联合监测,暴雨监测的非常强。我们利用风云二号D进行了气象预报。风云二号D还有很多的应用,比如说大雾预报。还有5月份的沙尘监测,就是由风云二号D和风云二号C共同监测的。这是积雪,风云二号C和风云二号D的产品显示图像非常一致,说明这两颗星完全可以起到备份作用。 [2007-06-27 15:25:31] |
|
|
|
|
|
|
|
|
[杨军]这是他们对长江中下游水体的监测情况。这是对我们国家土壤湿度的监测结果。非常一致。这两颗星地面产品的反响和结果是一致的,因此这两颗星完全具有备份作用。结论,一是风云二号D各项指标满足了设计总要求,总体性能比C星优越一些,可以投入使用。二是投入业务运行以来,运行稳定,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三是天气预报过程中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7-06-27 15:28:34] |
|
|
|
|
|
|
|
|
[胡亚枫]下面请第一排中间就坐的领导同志就位,共同见证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交付协议和在轨运行支持协议签字。 [2007-06-27 15:29:29] |
|
|
|
|
|
|
|
|
[胡亚枫]请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隋起胜签署风云二号D星在轨交付协议。 [2007-06-27 15:29:41] |
|
|
|
|
|
|
|
|
[胡亚枫]下面请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同志、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隋起胜同志、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院长袁洁同志上台签署风云二号D在轨运行支持协议。 [2007-06-27 15:30:17] |
|
|
|
|
|
|
|
|
[胡亚枫]各位领导请就坐,下面请领导同志讲话。首先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同志讲话。 [2007-06-27 15:31:18] |
|
|
|
|
|
|
|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吴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举行风云二号D星在轨交付仪式。在这里,我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代表庆伟总经理,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等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向为风云气象卫星工程做出巨大贡献的研制单位和协作配套单位,向所有关心、帮助并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谢意!向多年来始终理解、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中国气象局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 [2007-06-27 15:31:18] |
|
|
|
|
|
|
|
|
[吴卓]自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甲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A星以来,我们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4颗风云一号极轨卫星和4颗风云二号静止卫星。其中,风云一号D星和风云二号C星仍在轨运行,并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环境监测、资源开发、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 [2007-06-27 15:32:41] |
|
|
|
|
|
|
|
|
[吴卓]此次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的风云二号D星,在研制生产过程中,我们按照上级部门和用户的要求,认真总结了前几颗风云系列卫星的经验和教训,作了大量深入地分析研究工作,在技术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在生产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使得卫星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相信,风云二号D星成功投入业务运行,一定会能够在加速我国气象现代化的进程,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在气象领域的国际地位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007-06-27 15:33:08] |
|
|
|
|
|
|
|
|
[吴卓]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承担了多项气象卫星的研制工作:风云三号卫星正在按照计划进行出厂前的测试工作,卫星各项测试数据良好,计划8月上旬完成出厂前的全部测试和质量审查,9月下旬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风云二号06卫星正在按照研制程序进行正样产品的研制。同时,我们还在积极配合相关单位认真开展风云四号卫星的前期立项论证,在此,也希望上级单位给予大力支持,促进风云四号卫星工程的立项工作及早完成。 [2007-06-27 15:34:25] |
|
|
|
|
|
|
|
|
[吴卓]到2020年,我们将研制并发射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等系列气象卫星,后续任务中,产品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但是,通过几代航天人的奋力拼搏,持续坚持自主创新之路,我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科研生产试验体系,培养了优秀的航天科技队伍。我们有能力承担更多气象卫星的研制任务,有信心,有决心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圆满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2007-06-27 15:34:55] |
|
|
|
|
|
|
|
|
[吴卓]今后,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创新的魄力,务实的作风,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毅力,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切实做好风云系列卫星的立项论证和研制生产工作,为中国气象局提供技术更加先进、性能更加可靠、质量更加优良的气象卫星,为我国的气象事业、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2007-06-27 15:35:30] |
|
|
|
|
|
|
|
|
[胡亚枫]下面请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2007-06-27 15:36:04] |
|
|
|
|
|
|
|
|
[中国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风云二号D交付仪式,请允许我代表气象局向所有参与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控、及地面业务研制和运行任务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大力支持我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发展的国防科工委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7-06-27 15:36:56] |
|
|
|
|
|
|
|
|
[郑国光]今年元月12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做出重要批示,祝贺风云二号双星组网成功,希望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新贡献。总书记的批示是对气象卫星和航天事业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全体气象人和航天人的巨大鼓励。去年元月4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时,明确指出,必须保证气象卫星研制的资金,气象运行必须要有备份,以确保稳定运行的明确指示。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总理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风云气象卫星系列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成就,对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殷切期望。 [2007-06-27 15:37:58] |
|
|
|
|
|
|
|
|
[郑国光]风云二号D的正式交付使用,首次实现了我国静止业务卫星双星运行业务是我们回报总书记和总理关怀,回报全国人民关心的最好成果。风云二号C和D星不仅扩大了观测范围,实现了在轨备份,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应急的观测能力,通过合理安排C/D两颗星的观测并结合启用6到8月汛期加密观测模式,实现了C/D双星观测的15分钟间隔的连续观测,充分挖掘了双星观测能力,在监测台风、暴雨、局部对流系统、雷暴等灾害性天气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7-06-27 15:38:25] |
|
|
|
|
|
|
|
|
[郑国光]C/D双星观测资料已经通过卫星直播广播、网络服务系统向全国用户及国际用户分发,国内用户超过了一千家,应用广度前所未有。地面应用系统自动生成图象和数字产品已经应用到生态、农业气象等多项气象业务中。可以说地星的发射与业务运行是C星实现应用试运行完成向业务服务转变的基础上实现的新的一次跨越。这种跨越既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又强烈助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正是因为我国风云卫星系列的成功,使我们的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目前,风云卫星系列,已经纳入全球卫星系列,成为全球卫星监测系统的重要成员。 [2007-06-27 15:39:01] |
|
|
|
|
|
|
|
|
[郑国光]众所周知,我国横跨五个气候带,气象灾害频发,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所造成的灾害程度呈增大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特别是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无动摇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形势下气象事业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解决气象观测预报及服务能力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需求不相适应的根本矛盾。尤其是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成为国际热点问题,国家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背景下亟待加强对气候系统的监测,对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资源开发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及相关外交谈判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因此,加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建设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风云运行必然是这一综合观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2007-06-27 15:39:32] |
|
|
|
|
|
|
|
|
[郑国光]中国气象局作为卫星的业主和主要用户我们将在卫星交付后做好卫星的运行管理与业务工作,在卫星资料充分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卫星资料的应用范围,加深卫星资料的应用深度,尽快实现由定性遥感向定量遥感转变,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应急决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7-06-27 15:39:58] |
|
|
|
|
|
|
|
|
[郑国光]同时我们将和广大的航天工作者一道,继续保持严肃的工作作风,通过技术创新和挖潜,努力实现风云二号后续卫星的高质量、高可靠、长寿命,要求各单位按照刚刚签署的风云二号卫星业务运行技术支持协议所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始终坚持主动服务和质量第一的原则,做好风云二号卫星及地面运行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 [2007-06-27 15:40:49] |
|
|
|
|
|
|
|
|
[郑国光]同志们,D星的交付使用进一步增强和坚定了气象事业发展和应用国产风云卫星的信息。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一如既往的支持气象卫星和应用事业的发展支持风云二号后续卫星的研制工作,支持风云三号卫星及应用系统的研制工作。让我们团结在胡锦涛同志领导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和载人航天的精神,努力进取,为国民经济和防灾减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2007-06-27 15:41:16] |
|
|
|
|
|
|
|
|
[胡亚枫]请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同志讲话。 [2007-06-27 15:41:44] |
|
|
|
|
|
|
|
|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 孙来燕]今天是值得庆贺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国防科工委,代表张云川主任对风云二号D在此交付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卫星的用户国家气象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与风云二号卫星工程研制、发射、测控和应用的全体参试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在工程建设中给予指导、关心和大力支持的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总装备部等政府和军队综合部门,以及所有支持和关心我国气象卫星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2007-06-27 15:42:18] |
|
|
|
|
|
|
|
|
[孙来燕]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经过了近30年努力,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系列卫星已经从概念设计、技术攻关、试验应用转入了业务服务,并被纳入世界气象组织业务气象卫星系统,成为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06-27 15:42:58] |
|
|
|
|
|
|
|
|
[孙来燕]风云二号卫星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在天气预报、气候变化观测、灾害性天气的动态变化监视,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经过01批卫星试验应用,2005年风云二号C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后,以其良好运行业绩,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去年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现正在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D星的成功发射构建了安全可靠的、"互为备份、双星观测"的风云二号业务卫星系统,形成了以卫星为龙头,地面运营服务为支撑,由全国2400多个气象台站、覆盖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直接广播接收站、DVB广播系统、网络服务系统组成的卫星气象应用业务体系,不仅显著提高了我国卫星气象监测能力,还为国家应急管理、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7-06-27 15:43:28] |
|
|
|
|
|
|
|
|
[孙来燕]这次风云二号D发射成功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分别作出了批示,我们一定要很好的学习和贯彻。回顾风云二号D星的研制历程,在工程总师孙家栋院士的领导下,工程五大系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在卫星研制、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7-06-27 15:43:55] |
|
|
|
|
|
|
|
|
[孙来燕]一是把让用户满意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目标,始终坚持保障卫星应用服务,强调系统优化与协调,尽可能地提高卫星设计水平,优化生产工艺,扩大验证规模。在研制生产过程中,狠抓产品质量,从设计、生产、试验等各个环节加强技术状态控制和质量管理,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卫星研制任务,为气象卫星提供连续稳定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7-06-27 15:44:20] |
|
|
|
|
|
|
|
|
[孙来燕]二是星地系统大力协同,联合攻克星地图像导航配准技术,使得图像定位和配准精度提高4倍,实现全自动业务化运行管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发掘卫星的应用潜力以提高卫星系统的应用效益,使卫星南北保持范围由1°放宽到2.5°,工作寿命有望由3年延长到4年以上。这是我们努力争取的目标。 [2007-06-27 15:45:16] |
|
|
|
|
|
|
|
|
[孙来燕]三是中国气象局在运行管理中突出"业务"和"服务"的理念,实现军民共用,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存档、产品生成和分发的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各项成功率均达到99.6%以上。针对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还开发了定量产品、各种图像产品以及人机交互产品。并成功地探索了双星管理、在轨备份、离轨处理等方面工作,确保不间断提供业务服务,不断提高卫星系统服务水平。几年来,风云二号卫星已成为航天技术支撑国民经济、带动相关行业、推动应用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成为遥感卫星运营服务的榜样,堪称民用卫星业务服务的典范。 [2007-06-27 15:45:55] |
|
|
|
|
|
|
|
|
[孙来燕]展望未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确定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四大发展目标,需要航天技术在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大气成分、空间天气和雷电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为我国气象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卫星技术水平,确保我国气象卫星提供长期稳定服务,努力实现气象卫星平稳地更新换代,国防科工委将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推进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科研和生产工作。"十一五"期间主要是抓两件大事,一是保证风云卫星的业务复杂也就是连续、安全、可靠、稳定的长期服务,我们把现有的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轨道后续的衔接搞好、后续的生产搞好,第二件大事是提高风云卫星的技术水平,一是研制风云三号卫星要保证研制成功,今年要组织发射,再一个就是好风云四号的相关立项工作,同时开展降雨雷达、大气成分精细观测、空间天气等先进探测技术研究。我感觉中央的会议和决策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就是我们要发展,但是发展中的很多问题要靠我们科技的手段,要靠科技的创新去解决,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我们希望在气象卫星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我们要花大的气力。 [2007-06-27 15:46:50] |
|
|
|
|
|
|
|
|
[孙来燕]今天风云二号D星交付使用,正式开始业务运行,希望各系统继续努力,做好卫星数据的应用开发和业务推广工作,不断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将风云二号卫星打造成国际著名品牌,使其业务服务水平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谢谢大家。 [2007-06-27 15:48:14] |
|
|
|
|
|
|
|
|
[胡亚枫]同志们,刚才各位领导的讲话都对工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的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后续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要认真地贯彻落实领导的讲话和指示精神,继续坚持和发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确保风云二号系列卫星在以稳定运行为目标,圆满完成后续的各项工作。预祝风云二号卫星工程的研制、建设和应用队伍取得更大的成绩。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在此圆满结束! [2007-06-27 15:48:4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