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5日上午11时,交通部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全国水运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交通部体改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主持,请交通部副部长徐远祖介绍交通水运发展政策,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刚才李部长提到了中央筹集400亿元的投资,这个投资相对于以前的投资是什么力度?另外内河航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的航道占总里程的7%,交通部怎样发挥这个优势,这个目标2010年会提升到多少?第二个问题请教宋司长,关于船型标准化改造问题,到2010年会实现千吨船舶会淘汰出长江运河,意味着一些企业放弃现在的船舶,国家有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偿的政策?
[徐祖远]:我们在李部长的报告里面看到,就是投入400亿资金用于水运建设项目,“十一五”的总投入比“十五”翻一番。到“十一五”末我们的通航里程达到1万公里,就是高等级的航道能够达到一万公里,高等级的航道现在是多少呢?现在我们是8000多公里。到“十一五”末有几个数字给你们通报一下,一个就是每条船的吨位要达到1000吨,就是在长江上游平均的吨位要达到1000吨,那么现在是多少呢?现在是726吨平均每条船,原来是400多,“十一五”末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到40%,就是1000吨。再往下是1亿吨,这个是什么?就是我们对外运输船舶要达到1亿吨的载重量。再一个是十一五末要达到港口的适应度与需求量之比是1比1。还有一个翻一番,就是总投资翻一番。总的来说在航道的建设方面投资比较大,报告里面也讲到了,我们总的千吨级以上的航道比例是不够的。到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在2010年1万公里的基础上,再继续增加到1.9万公里。
[交通部水运司司长宋德星]:李部长在报告中已经提出了水运有一个比较优势,水运的运力省、能耗低、成本少,随着我们内河航运条件的改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我们感觉到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船舶的更新改造涉及到很多民生,另外船舶本身节能也要一个过程。那么加快内河航运发展,构建我们综合运输体系,体现了节能降耗的要求。另外大家可能也知道,内河行业建设的发展,几乎不占用土地,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部后天还要开一个全国水运工程创新会,水运系统内部还具有较大的潜力,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综合运输体系里面怎么加快水运发展,体现资源节约。第二个是水运系统本身改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