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政府网3>> 重要内容提示
 
区域开发战略和内河水运发展促使水路现代化规划提前20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5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7月5日上午11时,交通部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全国水运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交通部体改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主持,请交通部副部长徐远祖介绍交通水运发展政策,并答记者问。

  [中国水运报记者]:刚才说到2020年总体实现水路现代化。之前规划提出到2040年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现在突然提前了20年,我想了解一下,突然提前20年我们是由哪些依据作出这个决定的?现在有什么能力达到这个水平?

  [交通部规划司司长董学博]: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回答。应该说我们在制定交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时候是在2000年之前,当时提出来没有考虑到国家要在2050年实现现代化,交通应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整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整个交通是到2040年实现现代化。但是当时沿海港口制定的战略就是到2020年实现现代化。现在交通实现现代化包括公路和水路,难点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实现交通现代化,确实有很大的难度。水路包括长江下游,包括京杭运河都应随着东部地区实现现代化而实现现代化。现在的形势与两年前已经大不一样,内河水运从2002年之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加上现在国家实施区域开发战略,给水运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第二,各级政府对内河水运给予了高度关注。包括总书记、温总理多次对内河水运发展作出批示,这种力度在以前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各省政府、地方政府对内河水运高度重视。过去内河主要是靠中央政府投入,地方政府向内河投入很少。广东在“十五”期间就用财政资金向内河投入资金,现在包括江苏、浙江、湖北也作出决定由财政拿出资金投入。有这样的地方政府投入力度,内河水运比过去要发展快得多。

  第四,随着我们国家进入重化工业时代,现在产业向沿海沿江布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过去内河水运发展不快很重要的原因是运量不足,关键是产业布局没有放在沿江沿海地区,现在沿江沿海地区水运需求非常旺盛。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现在实行科学发展观,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水运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党组提出到2020年实现水运总体现代化,我们一定会按照党组的目标去完成。

  [徐祖远]:第一,水运是基础型、服务型产业,经济要进步增长,服务要上去,所以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

  第二,中国沿海要率先实现现代化,沿海城市以港兴市,以港口带动工业产业布局和融入国际市场中,水运能力建设必须超前,不超前就适应不了。像港口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前三年适应度的保证,主要是上世纪末几年港口适度超前发展才能保证,这是把握建国以来水运发展的规律在我们未来发展规划制定中的科学应用。

  [何建中]:水路交通现代化加快还有一个因素,特别是“十五”以来,交通投资体系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了水运供给设施的社会化、国际化、股份化步伐,促进水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