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上旬,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雪。河北省气象台及时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各级气象部门通过电视、广播、微博等渠道发布天气实况、预报预警信息和出行提示,减轻了降雪天气的不利影响。 “春节前河北气温明显偏高,春节后遭遇了降雪降温。目前河北中南部大部分地区有中度到重度霾,我们正处于Ⅱ级应急响应状态。”河北省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郭迎春2月24日对记者说。 面对变幻难测的天气、频繁袭来的灾害,河北省近年来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省、市、县普遍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针对暴雪、寒潮、暴雨等气象灾害出台了相应的防御办法,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试点范围。随着防灾减灾防线不断前移,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指挥有力 把预报变成预警、把信息变成信号,指挥部打响“发令枪” “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没有安排巡逻排查,后果不堪设想!”谈起去年7月1日那场瓢泼一样的罕见暴雨,邢台市宁晋县纪昌庄乡西和睦村村支书颜晓民,为106位老乡感到庆幸。 当天,宁晋县日降雨量创下近57年来历史最大值。晚上7点50分,颜晓民等村干部冒雨巡逻到村南砖窑时发现,洪水已逐渐聚集到窑场周围,但窑场内居住的106名职工及家属毫无察觉。村干部立即组织大家紧急转移,所有人刚跑到安全地带,大水汹涌而至,5分钟便淹没了整个窑场。 在这场特大暴雨的防御中,邢台市和宁晋县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鸣响了“发令枪”。在暴雨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后,宁晋县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于晚上6点45分启动应急预案,县防办、县应急办随即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做好暴雨防御工作,对各村危房进行摸排,将危险地带群众转移到安全场所。 在省、市、县三级普遍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是河北省的一个创举。 2012年8月,河北省政府成立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主管副省长任指挥长,省气象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国土、农业、水利、民政等3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由指挥部直接发到各成员单位和各级政府。 截至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133个县(市)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145个各级指挥部都制定了严密的工作职责、流程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体系。 “气象防灾减灾,根子在防,核心在减,关键是把预报变成预警、把信息变成信号,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这需要强有力的指挥体系,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支撑。”河北省气象局局长宋善允对记者说,“河北省从体制创新入手,从加强指挥入手,强化政府主导,强化部门协作,形成了‘气象及时预警、部门迅速联动、公众积极响应’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在应对气象灾害的过程中,各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依法防灾 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取得突破,灾害防御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7·21”,是河北气象人心中的痛处。在2012年“7·21”特大暴雨过程中,河北的降水强度和受灾面积比北京还大,造成34人死亡。 遭遇“7·21”特大暴雨袭击后,河北省领导意识到,气象防灾减灾迫切需要刚性约束,树立依法防御的理念,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法制化,是科学应对灾害的重要保障。2012年8月1日,省政府制定发布了《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门针对暴雨灾害防御的政府规章。 没过几天,在应对台风“达维”的过程中,这一规章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2年8月3日,受“达维”影响,河北省多地遭遇强降雨。省政府启动暴雨灾害防御Ⅱ级响应。在受“达维”影响较重的秦皇岛市,根据《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涉及到的28个部门职责明确——水利部门及时组织防汛会商,部署巡堤查险;旅游部门发布紧急通告,关闭山地、湖泊等暴雨灾害风险较大的旅游景区(点),组织旅游景点经营管理单位转移、疏散游客;交通、海事、安监、港口、农业等部门做好海上大风及风暴潮的防范准备,加固或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达维”,各有关地区和部门应对有序,全省转移近12万名群众,成功抵御了灾害,有效减轻了损失。 随后,各设区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还结合实际,制定了《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的实施细则,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水墙”。尝到“依法防御”的甜头后,针对暴雪、大风、寒潮、大雾、高温等5种气象灾害,河北省政府又出台了相应的防御办法。 “建设气象灾害防御法制体系,用法律规范各级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各阶层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和义务,把归口管理变为法规约束,把预案职责变成法定规则,科学地确定各类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和防御措施,使气象灾害防御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可以使气象灾害防御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宋善允表示。 ■任重道远 气象服务的改善赶不上防灾减灾需求的提升,正全力以赴补上“短板” “制定种植规划时,我们第一个考虑的数据就是气象数据。”在石家庄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示范区,园区负责人刘海涛对记者说。眼前的核桃树大多已有一人多高。刘海涛说,今年将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400斤,一亩地能有5000元的利润。 这个农业科技示范区在荒山上开山造地1.3万亩,栽植优质薄皮核桃35万株,是全国有机核桃生产基地之一。平山县气象局在山顶上设置了自动气象站、人工防雹增雨的火箭发射架,示范区里还有气象服务站,每天及时获取各类预报信息。 “荒山长出钱来,老百姓富起来,企业得到发展,一天也离不开气象服务,离开气象服务我们就是瞎子、聋子了!”刘海涛对准确的气象预报和及时周到的服务,赞不绝口。 在近几年来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考评中,河北省气象部门始终名列前茅,保持较高水平,2009年度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全国第一。 不过,宋善允认为,“目前社会各界防灾减灾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比气象服务满足需求的能力发展更快。可以说,气象服务满足需求的能力相对来说在下降。” 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也使得宋善允“时刻揪着一颗心”,特别是每年汛期来临前。河北省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象灾害种类多、频次大、影响重。全省每年受灾人口在20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是受气象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全省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直接经济损失总量仍然很大,占全年GDP绝对增加值的10%—15%。 记者了解到,针对气象灾害防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河北正准备出台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力以赴补上气象防灾减灾“短板”,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