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10日电(王琳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0日在上海发布《崇明生态岛国际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崇明岛生态建设的核心价值反映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绿色经济理念,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探索区域转型的生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把崇明生态岛建设作为典型案例,编入其绿色经济教材。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一个与原生自然生态岛屿不同的大型复杂人居生态系统。作为大都市圈内的低城市化区域,崇明岛的发展承载着为可持续发展储备战略空间的使命。本次国际评估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针对“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圈内生态示范区域的建设进程”开展的国际评估。 评估报告认为,在自然生态建设方面,崇明岛通过治理入侵物种、限制开垦湿地、保护和管理生态栖息地、综合治理有害生物等方式,实现了对湿地生态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在人居生态方面,崇明岛通过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截污纳管与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开创了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新模式,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上,崇明岛努力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崇明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场被列为I级无害化处理厂。 在产业生态方面,崇明岛零散式农业经营已开始向绿色、有机品牌体系建设转变,在科技引领和支撑下,低碳发展战略和模式已初步建立,具备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确保全岛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的能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别顾问王之佳说,崇明岛以零排放超级电容公交示范线的运营和推广、有机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尝试,为其他相似岛屿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板。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说,崇明生态岛将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运用于不同层次的生态建设中,构建出了适合本土发展的创新模式,它的实践证明了生态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其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