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两会奏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旋律。代表委员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推动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全国人大代表王战在发言中说:“我们现在要通过改革不断凝聚和巩固社会共识,改革方向把握不准,治理体系和能力不到位,就会出大问题。只有准确把握总目标,才能不出现方向性错误。”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全国政协委员胡旭晟建议从目标上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全国人大代表李长杰说,创新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源动力,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动力,需要进一步构筑和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副部长姜力认为,国家应出台专门的法律或法规,保障妇女在参与社会各阶层公共事务时所获得管理类工作岗位的数量比例,进行专职专选,更有效地保障妇女权益。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说,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就必须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优化,通过体制创新让发展成果为更多人共享,惠及更多百姓。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全国政协委员徐德明建议,全国政协应将提案工作作为一门“软科学”来对待,建立提案的评估、采纳、考核和激励制度,以切实提高提案的质量和处理效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广东的律师吴青建议加强多层次立法,在国家、省级层面的立法之外,再赋予一些“较大的市”立法权,以此引领和推动地方的改革和发展。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