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22日电(记者李荣)22日是“世界水日”。从上海市水务局获悉,今年起,上海将启动新一轮改造工程,对上海城区内老旧住宅老化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以此解决老旧房“二次供水”的水质问题。 所谓“二次供水”设施,就是小区内直接通向居民住宅的屋顶水箱、地下水池、水泵等供水设施。据上海市水务局供水处人士介绍,上海中心城区的老旧住宅共有2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由于当时建筑材质标准较低,小区内进户“小管网”年久老化之后,就会导致自来水的浑浊度、色度和铁等指标时有超标,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供水“二次污染”现象。此外,老旧房的入户水管还会渗漏、堵塞。 据了解,在上海世博会召开之前,上海已实施了首轮的“二次供水”改造,完成了近6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老旧房的改造任务。今年启动的新一轮改造,将针对余下的1.4亿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老旧房,计划到2020年完成,平均每年完成20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相关专家说,改造二次供水设施,“重头戏”是更换老化的给水管道。与此同时,水箱、水泵等设施也要一同改造,全部更换成“食品级”的耐腐蚀材料。此外,上海还改变了原先供水“大管网”与“小管网”由供水企业与物业“分割管理”的体制,通过政策和相关机制的调整和优化,由供水企业“管水到表”,实现饮用水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一体化”管理制度。 整个城市供水体系,由水源地、水厂、输配大管网及进入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小管网组成。上海市水务局局长顾金山表示,除了“二次供水”改造,上海还在加快水源地和水厂的建设,全力推进黄浦江上游连通管和水库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正式启动;确保年内全面完成以黄浦江为水源的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并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开展长江水源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进一步提升供水水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