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船在疑似马航失联飞机物体海域进行搜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28 09:52 来源: 海洋局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8级大风,近4米的海浪,3月27日一早,“雪龙”船便联合“中海韶华”货轮在疑似马航失联飞机物体海域进行搜寻。

6500平方海里希望有所发现

早上8时,记者来到驾驶台的时候,外面正下着绵绵冷雨,正对驾驶台的玻璃上雨刷左右摆动着,没有雨刷的玻璃上布满了雨痕,队员们紧贴着玻璃进行观察。

“雨从昨晚下到现在。”此时正在驾驶台值班的马龙告诉记者,今天的能见度很低,风浪又大,视野非常有限。

另一方边,“中海韶华”货轮也于27日赶到目标海域,一同参加搜寻。

从驾驶室望过去,浪花翻滚、雾气弥漫,与“雪龙”船相距大约4海里的“中海韶华”,已经在视野中销声匿迹,只能通过雷达才能看到。

气象员于海鹏说,目前该海域的风力为7级~8级,阵风9级,海浪3米多,能见度不足1海里,预计下午还会恶化,海浪有可能变为4米以上。

据了解,3月27日,包括飞机、“雪龙”船、“千岛湖”舰等在内的中方舰船则被重新安排,在新划定的一块海域内进行搜寻,总面积约6500平方海里。

上午,考察队一方面继续安排队员瞭望值班,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各方的沟通联系,考察队领队刘顺林说:“我们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很希望能有所发现。”

搜寻任务在肩考察队员全心投入

“‘雪龙’船昨天搜寻了大概1000平方海里的海域。”船长王建忠说。

根据26日参与搜寻的飞机下午发到“雪龙”船的消息,在南纬43度31分,东经95度24分发现约2米长的可疑物体,“雪龙”船与“千岛湖”舰随后迅速赶到该海域进行联合搜寻。

从26日下午开始,目标海域海况持续恶化,记者看到,与“雪龙”船相隔3海里的“千岛湖”号军舰,在涌浪的推动下,船头一会儿高高昂起,一会儿又迅速下沉,正在驾驶台参与瞭望的考察队员也惊呼:“我们的军舰上下浮动得好厉害,不知道上面的人受不受得了。”

虽然“雪龙”船自身的晃动也很厉害,但对于此前曾4次穿越西风带的队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以前队员晕船,连续几天躺在床上吃不下饭,严重呕吐,但这次晕船的比例和严重程度有显著下降和减轻。”船医楼征说,“目前还没有出现中度以上晕船表现的队员。”

“4过西风带的锻炼,饮食生活条件改善,晕船药品预使用,或许都起了作用,但最关键的是,队员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搜寻任务上。”楼征解释原因。

140天离家队员家属表示理解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一个稚嫩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到了“雪龙”船上。

“丫丫,爸爸在上班,在救人呢。”26日晚上,泰山站队随队医生赵克昌手里拿着卫星电话温柔地回答道,眼圈泛红。

“雪龙”船自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进行科考,距离现在,已经有140天。随着部分考察队员先后返国,一些队员家属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愈来愈盛。

“女儿才3岁,说别的也听不懂,但只要告诉她,爸爸正在救人,便会很听话。”赵克昌说,“除了女儿,爱人对这次搜寻任务也比较关注和理解。”

“注意安全,我也想你,还以为你要早回,高兴了一阵,这几天挺失落的,觉得日子过得真慢。”赵克昌读着爱人发来的短信。

第二船长赵炎平则对家人充满了莫大的愧疚。“从女儿出生到满月,我都不在妻子身边,作为丈夫,我确实很不尽职。”

“雪龙”船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常年奔波在地球南北两极。32岁的赵炎平,已经9赴南极了。

新年伊始,正在乌斯怀亚进行补给的“雪龙”船收到一个好消息,赵炎平喜得千金。得到这个消息,他恨不得长出翅膀立刻飞回祖国。

此次“雪龙”船回国途中再次受命,前往承担搜寻任务,使得赵炎平急于见到女儿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赵炎平告诉记者,他的爱人每天都关注着“雪龙”船搜寻的新闻,并发来祝福短信,希望能早日找到马航失联飞机。

“我和女儿都等着你。”赵炎平的妻子回复短信说。(特派记者  赵宁)

 

责任编辑: 吕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