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7日,沈阳市清明小长假共接待祭祀群众173.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万人。而整个清明节期间(3月28日至4月7日)累计接待祭祀群众达388.4万人次,到本周末还将有部分市民前往祭祀,预计将达400万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殡仪馆、经营性公墓清明节期间出动3300台次祭祀大巴车,近20万名群众乘坐专线大巴车祭祀。近30万市民搭乘公交,或骑自行车祭祀亲人;全市共组织海葬活动4期,共有280盒(比去年同期增加120盒)骨灰撒入大海。 今年清明节还呈现出了多种祭祀方式的新变化。 公祭多了。在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祭祀的基础上,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在沈阳市龙泉古园、沈河区万莲街道、南湖公园分别举办了集体公祭和社区居民集体公祭大会,引领文明祭祀新风。铁西区保工街道近百名市民用风筝放飞思念;沈河区西华社区以“清明”为题写诗诵读;社会各界在沈阳市龙泉古园东北义勇军纪念广场举行“公祭东北抗日义勇军”活动。 鲜花祭祀多了。清明期间,全市各殡仪单位累计送出(换出)鲜花近万束。 网络祭祀受欢迎。沈阳市殡葬网累计点击量达428万次(今年新增12万次),建立网上纪念堂4670个(今年新建563个),留言4.2万余条(今年新增1.2万条)。在网上祭祀基础上又推出微信祭祀平台,有很多市民留言。(记者王靖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