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我国剧场空巢原创缺乏等问题亟待解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11 10:19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记者周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3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演出市场总经济规模为463亿元,与2012年同项指标统计收入相比下降9.0%,其中票房收入为131.08亿元,同比下降2.9%,政府补贴、广告赞助、衍生产品、主体配套设施及其他服务性收入同比下降9.6%。

    《报告》说,2013年政府举办演出、演出要价虚高以及演出舞美搭建攀比等行业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文化部门积极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和下放演出审批,为演出市场繁荣创造政策环境。

    在节俭办晚会和简政放权双重政策下,我国演出市场步入了转型升级的轨道,部分演出经营者逐步更弦易辙,从依靠政府转而面向市场。

    演出市场主体积极转型

    据统计,2013年全国国有文艺表演团体1422家,收入78.54亿元,其中转企国有文艺表演团体1283家,未承担改革任务保留事业编制院团共139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10953家,收入111.06亿元,占全国文艺表演团体总收入的58.6%;全国演出经纪机构总数增加到4046家,但从业人数同比下降15%,民营演出经纪机构收入占全国演出经纪机构总收入的88.6%。

    在2013年简政放权政策大背景下,民营演出企业积极打造自主项目,塑造企业品牌形象,逐步由传统依赖项目一次性收入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向以品牌带动的集约型经营发展方向转变,并呈现专业化、连锁化、国际化发展态势。

    演出营销更加多元

    2013年演出市场出现的O2O票务销售和演出营销众筹打破了传统演出运营方式,O2O票务销售模式推动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为观众与演出商建立线上支付平台,众筹模式与演出营销的结合开启了演出定制服务的新渠道;同时演员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也逐步从单一的广告代言、出席活动等线下营销逐步转变为集微博营销、广告代言一体的线上线下全面合作。

    演出市场产业附加值增加

    2013年全国新建、改建和在建的演出场所50个,总投资超60亿元,拉动建筑、设计及灯光、音响、机械等设施设备行业的发展。全年文艺表演团体新创或新编剧目5700个,带动服装及道具制造业产值超过6亿元。旅游演出观众5000万人次,带动景区、餐饮、酒店等旅游相关行业新增产值超过164亿元。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观众达1500万人次,带动交通、衍生品、餐饮及其他配套服务产值超44亿元。同时,演出行业与金融、保险、咨询等行业间的互动、渗透,产生演艺保险、演艺投资等新型的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

    演出市场种类多元化

    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市场票房总收入的32.8%,居各类型演出票房收入首位。在专业剧场举办的演出中,舞蹈类演出共6200余场,票房总收入为7.18亿,与上年相比,舞蹈类演出呈下滑趋势,总场次及上座率均有所下降;话剧演出总场次为1.12万场,占专业剧场演出总场次的15.1%,票房收入15.94亿元,平均票价和上座率均比上年有所上升;戏曲演出1.53万场,票房收入9.08亿元;曲艺、杂技类演出总场次8500场,票房收入6.22亿元。

    剧场空巢现象等制约性问题亟待解决

    《报告》认为,我国演出市场还存在一些制约性问题。比如部分二、三线城市剧场空巢现象明显。目前,全国剧场总数为2132个,其中以艺术类演出为主的专业剧场1279个,约占剧场总数的60%,其余约40%的剧场中约20%改为旅游演出剧场或娱乐演艺场馆,20%转作其他用途或闲置。在全国1279家专业剧场中,2003年之后新建或改建的约占46%。除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之外,全国其他地区专业剧场年平均演出场次约为58场,其中年演出场次达到50场以上的剧场占总数35%。

    优秀原创作品的缺乏制约演出市场的发展,2013年上座率第一位的话剧演出主要以复排与改编为主,话剧创作面临院团编剧锐减、编剧岗位虚设、编剧人员老化等诸多问题。同时,国有院团市场意识有待加强,民营院团融资困难,演出票务市场乱象丛生,舞蹈缺乏市场培育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