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曾文英照顾卧床丈夫十余载不忘帮助他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15 16:05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福州4月15日电 (记者孟昭丽、王博闻)美丽、阳光,见到曾云英,没有人会想到,她柔弱的双肩要承受如此多: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资助贫困家庭孩子读书,带领全村3000多人致富……

曾云英今年41岁,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云英的家简陋但很干净,客厅一角用帘子拉起来,后面放着一张床,丈夫徐志松就常年躺在这张床上。2001年的一场大火,徐志松严重烧伤造成重度残疾,从此只能卧床,耳眼模糊感知这个世界。

这场大火是曾云英苦难的开始,也是她坚强的开始。徐志松需每天擦洗干净,怕引发细菌感染。10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也是她深深的牵挂。

泪水已显得那么无力,她选择离家乡不远的一家工厂打工,便于照顾丈夫和孩子们。“儿子上初中时,学校倡议捐款,给了儿子50元,女儿大哭,我也哭了。”曾云英在提到儿女时,眼里含着泪,满含愧疚。

受伤后的丈夫脾气开始变坏,有时拒绝吃饭,有时吃一口饭会突然喷她一脸。她没有抱怨,她知道,一个好端端的人如今只能躺在床上,有多难受。“难得一见的好儿媳妇。”公公徐玉林说。

凭着多年的打工经验,2006年开始,曾云英和朋友一起创办一家砂石厂,慢慢开始赚钱,并逐渐将家里的欠债还清。

“开始每年挣几万元,这几年每年都能挣十几万元吧。”手头宽裕起来的曾云英开始帮助他人,只要有看到有孩子读书的困难户,她都会给几百到几千元不等。一位村民说,她每年给村里的捐款都在几万元,去年她资助了两个上学的孩子每人5500元,因其父母患癌症去世。

资助每个孩子,她都会说一句,“阿姨不要回报,以后希望你们能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我一路都是靠着大家都帮助过来的,我有能力帮助别人时,也很开心。”曾云英说。

2008年,村民推选心中具美德和能力为一身的曾云英为村主任,从此她开始了“村官”之路。

曾云英说:“起初是想让大家发展一些种植养殖产业,这几年村里拆迁了,交通方便了,就开始引导村民自己办一些企业,比如鞋厂、服装厂等,效益不错,还能吸引不少村里人就业。”

“现在村里有400多人都在这些村办企业里打工,比如服装厂,如果手快的话,一天可以挣100多元,收入一点不比在外打工挣得少。”曾云英说。

曾云英还有一番抱负:“经过这几年的大发展,利用村子处于火车站旁的地理优势,引入一家物流公司,带动整个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

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徐晓芳则希望妈妈不要太累,她告诉记者:“妈妈太辛苦了,现在我们长大了,要为这个家分担更多。”

当兵回来的儿子徐晨辉说:“我只想向妈妈道一句,‘妈妈辛苦啦’。”

曾云英的微笑始终挂在脸上,她说:“我告诉孩子们,无论面对任何困难,哪怕噙着眼泪,也要微笑面对。”

这是一种温柔而坚韧的力量。

责任编辑: 司徒宇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