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产品和发布系统(一期)介绍暨业务应用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监测预报产品及产品共享发布系统(一期)已经开发完成,其中,人工影响天气模式系统(2013版)已于2014年4月18日0时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人工影响天气云特性监测反演产品正在业务测试中。 据悉,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监测预报产品及产品共享发布系统(一期)将为重点干旱地区及跨区域增雨作业、森林草原灭火增雨作业、重大社会活动消减雨作业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各地人影部门可通过该系统在线获取国家级人影监测和预报的指导产品。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各相关部门要建章立制、加强互动、注重实效,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产品应用。各单位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也要根据情况及早做好形势研判和各项准备,加快部署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应用工作,更好地指导人工增雨防雹等作业,提高防灾减灾和云水资源开发的科技水平。 自今年1月1日至4月21日9时,各地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其中地面作业5674次,飞机作业221架次。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中心主任李集明表示,将适时、不定期地组织会商,加强国家级与省级的互动,为人影作业服务、为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提供技术支持;希望各地人影部门高度重视产品应用工作,特别是本地化和适用性的应用研发,以及产品意见的反馈,进行互动交流;做好系统的维护和保障,对产品的应用做好指导工作,并进一步改进和丰富产品。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业务运行与指挥中心建议各地气象部门关注产品在各地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有设计地进行观测、作业和检验,建立不同条件下的指标和概念模型,提出产品和系统的改进意见。(中国气象报 记者 张明禄 通讯员 史月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