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水城”宁夏中卫撤县建市十周年发展迅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28 16:31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银川4月28日电(记者赵倩 何晨阳)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前缘的宁夏中卫市,是我国三大风口之一的“西风口”,曾被连绵黄沙步步紧逼。2004年建市以来,中卫市围绕“沙漠水城、花儿杞乡、休闲中卫”的城市定位,实现了从沙漠边陲小县到黄河金岸水城的历史跨越。

    人进沙退,沙漠水城展娇容

    与沙抗争,是中卫这个沙漠城市永不过时的话题。上世纪50年代,为保证我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的畅通,被誉为治沙奇迹的“麦草方格”便发端于中卫。然而,时至2004年建市之时,沙漠侵蚀仍成为中卫发展的一大障碍。

    扼住沙害,就要狠抓生态建设。为此,中卫市实施生态治沙模式,坚持“绿进”和“人退”结合的路子:一边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带,阻止沙漠前移;一边退出一切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实施退耕还林还湿地、封山育林等工程。

    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收获。据中卫市林业局介绍,近年来,腾格里沙漠倒退了20公里,中卫市也在全国率先实现沙化治理速度大于扩展速度的历史性逆转。“以前春天三五天刮一场沙,现在最多一个春天顶多刮三五场,沙尘暴都成‘稀客’了。”市民海军讲述着切身感受。

    绿是城市之魂,水是城市之灵。尽管与沙漠为伴,中卫市在环境改善上可谓做“活”了水,做“足”了绿。不仅开发了一系列黄河湿地资源,还巧妙利用腾格里沙漠丰富的自然渗水,打造出一条蜿蜒在城区的5000米景观水道。与此同时,10年来,全市新增绿地面积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9%,城市绿地率达到36.6%。“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花落中卫。

    绿色屏障锁住了沙漠,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卫市对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自2012年起实行“以克论净”的深度保洁机制,规定市区每平方米路面灰尘不得超过5克。

    4月的中卫,登高俯眺,远处沙漠、黄河、绿洲交相辉映;漫步城中,河堤两岸人们漫步在红花翠柳之间,一幅兼具大漠雄浑与水乡秀美的沙漠水城画卷映入眼帘。初到中卫的四川游客杨斌不禁感叹:“沙漠之城不见沙,这完全超乎想象。”

    中卫市市长徐力群说:“秉承‘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的理念,中卫坚持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净为荣,将黄河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黄河,以增强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位。”

    产业聚集,打造世界靓丽名片

    与沙漠为伴,想发展就要变沙害为沙利,中卫市培育出沙、“风”、“光”产业和一系列特色优势农业,走出一条“靠沙吃沙”的独特发展道路。

    坚持优先发展旅游就是佐证。沙坡头蜚声海内外的治沙成果,形成了“世界垄断性沙漠旅游资源”。去年,以沙坡头景区为核心带动中卫实现年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亿元。

    沙漠旅游吸引了世界目光。今年初,港中旅集团公司正式以控股形式进驻沙坡头。集团董事长张学武表示,将致力于把沙坡头景区打造成世界知名和我国顶级的旅游胜地,将中卫打造成西部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城市和国家级、国际化的沙漠旅游城市。

    沙漠的风和光也带动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大漠“新能源硅谷”蓝图已经绘就。国电、中电投等一批企业“逐沙随风”来到中卫,腾格里沙漠中建设的宁夏沙漠光伏产业园,腾格里沙漠南缘千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拔地而起。预计到2015年,中卫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250万千瓦,各类新型硅材料产量达到5万吨。

    中卫市干旱少雨,然而,现代农业却在这块土地上散发勃勃生机。如今,中宁枸杞产业链已由单一的干果发展到果酒、花蜜、芽茶等六大类几十个品种,远销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石头缝里长出的硒砂瓜不仅带动20多万群众致富,“香山硒砂瓜”还快速跨入“中国驰名商标”行列。

    蓄势积能,年轻城市迎来新使命

    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到“沙漠水城、花儿杞乡、休闲中卫”的科学定位,中卫市逐渐找到清晰的发展思路,以人为本,注重创新,破解环境对发展的束缚。

    10年间,中卫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倍,达到286.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5倍,达到27.9亿元。经济发展惠及百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948元增至1.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46元增至6577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3倍,贫困人口减少28.14万人。

    中卫市成立10周年之际,宁夏西部云基地数据中心、宁夏大学中卫校区、宁夏金银岛大宗商品交易所等总投资近200亿元的10个项目集体开工;奇虎360数据中心定制项目、香港力矩集团数据中心等10个项目也落户中卫。这对推动中卫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具有重要意义。

    自治区副主席、中卫市委书记马廷礼说,中卫市将以建市10周年为起点,抢抓全面深化改革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宁夏内陆开放实验区的机遇,在中阿国际交流、推进外煤进宁和旅游示范区等领域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责任编辑: 王欣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