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批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30 22:04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王慧慧、张媛、杨依军)美国总统奥巴马访日期间,公开表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中国专家认为,这体现了美国陈旧的霸权、盟友思维模式,其亚洲之路将越走越窄。

    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两国领导人均决定暂时搁置钓鱼岛争议。但近年来钓鱼岛局势日渐严峻,日本一味示强,挑衅不断,拒绝承认争议,中日关系自2012年9月日本上演“购岛”闹剧以来一直处于低谷。

    美国作为钓鱼岛主权争议的非当事方,多次重申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但承认日本对该岛屿的行政管辖权,并重申《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规定的美对日本的安全承诺。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表示,此前美国官员也有类似说法,但这次美国总统一再表态《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就是要重申美方对盟友立场,向外界表明尽管美国精力被多个国际热点问题牵扯,但战略中心仍是亚太地区,美国对盟友的承诺不会变。

    “虽然声称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但美国实质上在选边站队,目的是为了牵制中国,防范中国成为海洋大国,遏制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影响力。”陶文钊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认为,中国近些年采取的一些反制措施已经打破了日本在钓鱼岛单一管辖的局面,美国非常清楚这一点。美国此举主要意图是扶持日本,让日本在亚洲发挥更大作用,对中国实行威慑。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从历史上看,正是美国埋下了中日之间钓鱼岛问题的祸根。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钓鱼岛本应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归还给中国,但美国托管冲绳,并根据1951年的所谓《旧金山和约》把钓鱼岛划入冲绳。上世纪70年代初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岛,把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给了日本。

    专家表示,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岛是非法和无效的,并不能改变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美日安保条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是美日之间的双边安排,不应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方的利益。

    “美方不是钓鱼岛争议当事方,应恪守中立,不要选边站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负责。”陶文钊说。

    专家认为,日本有些人士喜欢炒作这件事,其实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阮宗泽认为,日本一些右翼人士也多次表达怀疑,担忧美国是否能够真正在关键时刻帮助日本,所以美国承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也是对这种言论的回应。

    “美国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对日本有足够的掌控能力,日本可以被它牢牢捏在手掌心里。”阮宗泽说。

    在陶文钊看来,《美日安保条约》代表着美国在全球的同盟体系的一部分。美国要保持其全球霸权地位,要维持在地区和全球的主导地位,是不可能没有这么一个同盟体系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3)》指出,美日同盟当前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并且不可替代。

    报告说,美国要想在亚太地区维持霸权,那么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需要日本的密切配合和帮助。而日本则需要积极借助这一时机壮大自身实力,一方面要捆绑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应大力促成一个由美日共同主导的亚太地区秩序。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观念老套而滞后,”阮宗泽说。今天是一个全球化、和平发展的时代,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的安全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还在通过强调“威胁”来实现所谓的绝对安全,以十分陈旧和落后的思维制定其亚洲政策。

    “如果美国坚持把自己在亚洲的路越走越窄,那么未来它不仅有可能被日本利用,同时也不一定就能掌控得住日本,美日联盟将成为美国一个沉重的负担。”他说。

责任编辑: 王欣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