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5月7日电(记者王政、董芮)为扭转“东海无鱼”困境,浙江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三管齐下、连发三封挽救“东海渔仓”的警示信,呼吁涉渔各方保护渔业资源,勿当“无鱼海洋”的“凶手”。这些信件正分别被送往全省船舶建造业负责人、渔运船船东和渔民手中。 舟山市普陀沈家门墩头船舶修造厂相关负责人接到信后表示,船厂绝不接收“三无”船只的订单。“三无”船舶,即无船名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只。近几年,浙江省涉渔“三无”船只逐年增加,加剧了日渐脆弱的渔业资源与日趋强大的捕捞强度之间的矛盾,同时将东海逼入“无鱼”绝境。据统计,浙江省2013年共拆解“三无”渔船143艘、拆解非法捕捞红珊瑚船舶19艘。 目前,整治、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已列入“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行动”计划。涉渔“三无”船舶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除船主外,相应的船舶建(修)造企业也将被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对查处到的非法建(改)造涉渔“三无”船舶的企业,将其列入诚信“黑名单”,并停止检验该企业所建船舶,从源头遏制“三无”渔船泛滥。 尽管浙江已将渔运船纳入伏季休渔管理范围,但部分渔运船仍成为东海“偷猎者”的“帮凶”。浙江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总队长朱家立介绍说:“这些渔运船在伏休期间,擅自出海为非法作业渔船提供收购、运输、补给等后勤服务,甚至已形成由‘北方籍渔船’捕鱼,‘福建籍’和浙江省内渔运船收购并提供渔需用品的黑色‘产业链’,严重破坏了海洋渔业资源休养生息的机会,损害了合法渔民的利益,扰乱了伏季休渔秩序。” 浙江省海洋渔业部门强调,各地渔运船舶及所挂靠公司,要根据不同作业配对渔船实行同步休渔。如果查到渔运船为“三无”渔船提供运输、补给服务,将依法给予重罚。 据了解,自浙江开展休渔制度以来,“船进港、人上岸、网入库、证集中”,这“伏休三字经”渔民几乎都会背,且多数能做到,但也有部分渔民铤而走险,违规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