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把环境质量监测从城镇延伸至农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5-15 10:29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农村是海南省多年来环境质量监测的盲区,这种状况今后将逐步改变。记者今天从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获悉,海南省在前些年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的基础上,今年正式将55个村庄纳入常规监测范围,目前各监测点已陆续完成采样。 

  据了解,农村环境质量监测项目包括空气质量、饮用水源地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

  “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目的是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和监测技术体系,全面了解海南省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有关负责人称。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监测村庄选择,主要是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选取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分布相对集中的不同类型的行政村庄。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监测村庄初步划分为7个类型。如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罗帅村(商业旅游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甘什村(生态型)、儋州市南丰镇下加丁村(种植型)。

  据了解,以上55个村庄除开展空气质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外,还将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即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在基本农田、园地(果园、茶园、菜园等)、饮用水源地周边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3个点位,再选择两类重点区域土壤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计5个监测点位。

  另悉,从2009年起,海南省以试点引路,先后在文昌市锦山镇仕头村、万宁市龙滚镇文渊村等43个村庄开展试点监测,今年起正式开展常规监测。

责任编辑: 刘啸萱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