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吴天祥”成为志愿服务“代名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5-15 19:33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武汉5月15日电(记者 廖君 李劲峰)在武汉市紫阳街阳光家园,40多个智障孩子每天都会围绕在“吴妈妈”身旁,学做中国结,一起学手语。作为阳光家园的负责人,55岁的吴凡丽每天很忙碌,“作为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这些家长放心将智障孩子送来,就是对我志愿服务的最大回报。”

    吴凡丽提到的吴天祥小组,是以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志愿者吴天祥命名的志愿者服务组织。退休前是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巡视员的吴天祥,在政府工作的30多年间,一心一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他9次义务献血,4次跳入长江救人,先后照顾过26名孤寡老人、6名孤儿,结识了300多个“穷亲戚”。

    如今,吴天祥已成为武汉志愿服务的“代言人”。自1996年首个吴天祥小组成立以来,在吴天祥精神的感召下,吴天祥小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扩展为具有时代特征、体现武汉特色、彰显武汉精神的各类志愿服务组织。

    由于工作人员不足,吴凡丽现在几乎全天值守在阳光家园。白天忙着为智障残疾人安排活动,晚上则要自学心理辅导等知识,以便更好地与智障孩子交流。智障孩子情绪容易激动,吴凡丽常被他们推倒在地,甚至误伤。但时间一长,吴凡丽与智障孩子之间便有了感情。

    阳光家园2010年成立以来,随着托养的智障孩子和残疾人士越来越多,前来志愿服务的义工也不断增多。现在,每周固定前来服务的志愿者有200多人,其中既有受助者家长,也有高校学生和医院医生。

    在吴天祥“人生在世,奉献二字”精神感召下,现在武汉市有上万个吴天祥小组,活跃在街头巷尾,服务他人,为民解难。拥有成员5000多人的“爱我百湖”志愿者服务队,踏访江河湖泊,捡拾湖边垃圾,提取湖泊水样;由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等为骨干组建的“五老”金晖志愿者服务队,重点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倡导邻里相伴互助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在串门认亲、爱心传递中蓬勃开展……

    作为吴天祥小组的“发起地”,武昌区目前共成立1860个吴天祥小组志愿者服务队,拥有11.7万名吴天祥小组志愿者。武昌区委书记王立说,吴天祥小组10多年来的持续发展壮大,体现出道德的力量,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及理想信念的感召。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志愿服务在武汉三镇的活跃场景让吴天祥十分欣慰。他说:“只要有志愿者带了头,就会有人跟着学。”

    在引导市民学习吴天祥,争当志愿者的同时,武汉市还探索完善招募注册培训、服务项目筛选对接、完善表彰认证激励等长效机制。其中,记录积累服务时数,可在自身需要时获取相应志愿服务的“爱心储蓄”制度,更是营造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郭慕清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