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着力打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5-19 20:07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9日电(记者贾立君)记者从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开的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试点现场工作会上了解到,我国当前文化共享工程已经从共建进入到数字文化服务全面共享的发展阶段,今后将着力打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数字文化发展成果。

    据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介绍,文化部、财政部2002年组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以来,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国家数字文化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等一批重点项目。经过10多年建设,当前我国文化共享工程,已经从共建进入到数字文化服务全面共享的发展阶段,今后将着力打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数字文化发展成果。然而我国边疆地区多民族聚居、地广人稀、边境线长、交通与通讯不便的现状,则直接限制了以往按照行政区划固定设点模式建设的数字文化服务辐射能力,服务“盲点”问题十分突出。

    为此,近年来文化部在内蒙古、黑龙江、云南、新疆、山东、海南、广西等地结合实际,统筹推进“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试点工作,目前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内蒙古首创实施了“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项目,自治区图书馆结合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在无法接入互联网的偏远农牧民集居区建设三级数字加油站,提供24小时不间断高效数字文化服务,10多万牧区百姓受益;海南在三沙市建立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设立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南海第一站,为驻岛官兵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服务;云南与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农文网培学校”相结合,为边防官兵和基层群众提供集成化的数字文化服务;黑龙江实现文化共享工程服务边防哨所全覆盖;山东与武警边防总队联合实施“万里海疆·万里书香”项目,在全省边防辖区开展建设试点;新疆在北疆边境对25个文化共享工程乡镇服务点进行提档升级,建设“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建设中心”,提升了边疆文化队伍服务能力。

    据介绍,今后我国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将重点解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责任编辑: 满子会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