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开启“亚洲新安全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5-21 14:28 来源: 一财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下称“亚信”)第四次峰会于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负责人或代表与会,他们中有11位国家元首、1位政府首脑及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这是亚信峰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也是亚信成立以来,参与国最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会。

    显然,亚信将成为继上海合作组织后被国际社会关注的又一个亚洲增强互信与合作的焦点。长久以来,亚洲是全球五大洲中风格差异最大的区域,它既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又是安全威胁和冲突动荡的“重灾区”和“高危区”。也正由于这样的背景,亚洲各国之间的协作与信任弥足珍贵,而亚信也是基于这样的共识而建立。

    亚信的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现已制定军事政治、新威胁新挑战、经济、生态、人文等五大领域信任措施。围绕这样的宗旨,此番峰会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与会领导人将围绕“亚洲安全形势”、“推进亚信对话、信任与协作的措施”等议题发表意见。

    峰会备受期待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作的主旨讲话,他将阐述中方对亚洲安全形势的看法,提出中方对加强亚洲安全对话与合作的主张,呼吁亚洲国家共同维护亚洲地区和平稳定。这被外界视为“亚洲新安全观”的集中阐释,会给亚洲安全领域带来新的前景。在我们看来,此时的亚洲既在传统安全领域,诸如巴以冲突、核危机、海洋权益争端等存在多重挑战,也在恐怖主义、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等非传统领域面临不少重大威胁。这就意味着亚洲的发展需要新思维,中国所提出的“亚洲新安全观”正逢其时。

    首先,安全合作是亚洲当前的一块“短板”,它需要各国以巨大的勇气和巧妙的智慧去弥补。对比亚洲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亚洲的安全合作机制建设明显滞后,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泛亚洲安全合作架构。尤其是亚洲的多元化、多样性,经济、文化、宗教等的重大差异,让安全合作成为一根难啃的骨头。但是,中国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决亚洲的诸多传统和非传统的问题,不仅需要真诚而圆融的智慧,更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亚洲新安全观”就是这样的一种努力,既体现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示中华文明奉献给亚洲乃至世界的价值。

    其次,要想成功实现亚洲的安全,必须先求共识,亚洲新安全观的提出无疑将有助于推动各国进一步达成共识。亚信的宗旨,其实与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诸多共通之处。中国圣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成为当下求取安全合作共识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亚洲各国在交往中,宜遵循平等互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只有在这样相互信任、和平共处的平台之上,亚洲各国才能和平共处、共谋发展。

    再次,亚洲的安全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真诚力量。亚洲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在其他大洲难以找到可以照搬的经验,即便是“亚洲新安全观”的提出,也并不意味着能够立竿见影。东方流传已久的格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告诉我们,在取得亚洲安全共识,还需要在操作层面形成一点一滴的合作,只有这样,点滴才能形成细流,细流才能汇成大海,亚洲才能被“安全之海”承载其上。

    据报道,此次亚信峰会将发表《上海宣言》,阐述成员国对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共同看法,宣示对解决有关热点问题的一致主张,对亚信未来发展作出规划。相信这会是亚洲的共识,是新一轮亚洲安全合作的起点,也唯有秉持真诚、增进信任、凝聚智慧,亚洲的安全合作的前景才能可以期许和实现的。(田享华)

责任编辑: 康丽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