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中俄两军关系新篇章——写在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圆满结束之际 新华社上海5月26日电(记者李宣良、耿锐斌、王玉山) 26日上午,中方总导演、中国海军副司令员田中海军中将和俄方总导演、俄罗斯海军副司令费多坚科夫海军中将在上海吴淞海军军港共同宣布,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圆满结束。 至此,为期7天的中俄海上联演落下帷幕。这场备受关注的演习,在中俄两国两军关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谱写了中俄两军关系的新篇章。 两国元首20日一起出席演习开始仪式并看望两国海军官兵代表。此举标志着两国军事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更加紧密,战略互信达到新的高度。 中俄双方参演兵力包括各型水面舰艇、潜艇、固定翼飞机,以及舰载直升机、特战分队等。中俄两国海军均派出较为先进的主力战舰,表明双方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两军的互信度在提升,合作的透明度也在提升。 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取得丰硕成果,并不断迈上新台阶。2001年,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1年,双方宣布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次,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上海共同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已成为双方共识。 中俄保持交往密切高层交往并形成各种机制,双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科技、人文等各领域合作逐步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合作富有成效。2006年以来,中俄先后举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巩固。 两军关系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两军有着深厚战斗友谊,曾在二战期间并肩作战,抗击法西斯侵略。中俄两军长期以来保持了开放、互信、合作的友好关系,在联演联训、联合反恐等方面保持了密切合作。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反海盗,维护国际战略通道安全,到为叙利亚化学武器海运护航,推动安全顺利销毁叙利亚化武、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两国海军紧密协作,进一步加深了两军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自2003年以来,两国军队多次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联合演习。其中,“和平使命”系列反恐演习自2005年以来已举行6次,“海上联合”系列演习自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举行3次,均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军演,两国军队交流了战役战术理论,切磋了作战指挥艺术,提高了联合筹划和协同行动的能力。联合军演已经成为中俄两军全方位、多层次务实性合作的标志,对发展巩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也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全、稳定负有重大责任。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索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并共同与正在参加叙利亚化学武器海运联合护航的中俄军舰舰长视频通话,彰显了两国为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发挥的重要作用。 与以往两次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相比,这次演习更加逼真,更加贴近实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两国海军海上防御作战能力。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已经成为中俄两国海军常态化、机制化的合作形式。 兵者,国之大事。正如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日前在会见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奇尔科夫上将时所说,“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显示了两国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携手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信心决心,对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两国海军务实合作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