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8日电 (记者 于涛)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军转安置部门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安置机制,努力拓宽安置渠道,以实现就业创业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帮助转业军人在新的岗位上创造出崭新的业绩。 长期以来,新疆各级军转安置部门以健全机构和落实配套政策为抓手,主动帮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实现创业就业。当前,新疆人力资源部门在人才市场上设立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招聘专柜;乌鲁木齐、昌吉、伊犁等地州市开辟了自主择业干部创业园,在政策、用地、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并配合人事部门组织实施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愿赴南疆地区从事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克拉玛依市利用国有企业多、用工需求大的优势,采取专场双选招聘会的形式,方便用工单位和退役士兵双向选择,积极鼓励企业接收退役士兵,对接收退役士兵多的单位实行资金奖励,有效提高了企业接收的积极性。 南疆地区紧紧抓住自治区政法系统招录基层警务工作人员的机遇,通过组织退役军人参加农村警务室考试,使600名退役士兵顺利考入乡镇警务机构;其他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士兵也通过推荐、考录和其他方式予以安置到相关事业单位。 伊犁、哈密等地区积极与人力资源部门协商,在事业单位招聘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专门录用退役士兵,并制定了大学生退役士兵招录的优惠政策,使50多名退役士兵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被当地事业单位录用。 乌鲁木齐市实行功绩评分、依序选岗的办法安置转业干部,三分之一安置在市局单位,三分之一安置在各行政区,三分之一安置在行政执法部门,受到军转干部的普遍拥护。 新疆军转安置工作一直把功臣模范、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在反恐维稳第一线工作的转业军人作为安置的重点,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一批长期在高原和边防一线的军转干部得到了较好的安置。自治区人力资源部门去年特别为2名荣立一等功的转业干部多次与有关单位联系,并抓好安置督导,确保落实到位。 针对退役军人技术单一、就业技能低、就业渠道窄的现实问题,新疆军转安置部门积极协调就业技能培训中心、职业学院等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对退役军人进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退役军人的文化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 目前,伊犁、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地区设立了19个培训机构,通过举办以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兴趣爱好培训为重点的个性化培训班,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多专业的培训体系。 此外,2013年自治区民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联合指定了8个社会信誉好、师资力量强、就业率高的承训机构作为跨地区培训基地,为退役士兵培训工作拓宽了道路。 据自治区民政厅统计,2013年全疆各级投入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费达260万元,参加职业教育人员1704名,劳动技能资质考核通过率100%。 自治区军转安置部门还不断完善解困工作长效机制,大力解决好军转人员实际困难。当前新疆已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全部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兑现了医疗保险费、冬季取暖费、独生子女费等待遇。据介绍,2013年共投入解困资金3642万元,为2864名企业军转干部发放了生活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