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EN
https://www.gov.cn/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删除
如您是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请确认其拼写正确,并注意网址的大小写字母区分。
了解中国政府网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政府网
 
我国在西南印度洋新发现11个海底热液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5-29 11:03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青岛5月29日电(记者张旭东)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29日完成中国大洋第30航次返回青岛母港,这个航次中科考队员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新发现11个海底热液区,使我国在大洋中脊发现的海底热液区达到44个。

    科考队员介绍,除了新发现的海底热液区,他们还扩展了3个已知海底热液区的分布范围;在一处新发现海底热液区成功获取地幔橄榄岩样品,这个热液区的发现以及地幔橄榄岩的获取对于研究西南印度洋脊地幔组成特征、洋壳增生过程和热液成矿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科考队员在合同区获得了大量环境资料与生物样品,首次测得深海热液羽流中的溶解氢气含量数据。

    海底热液活动区中的热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它的成因在于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铜、锌、铅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到附近的海底,像“烟囱”的形状一样堆积起来,又被称为“黑烟囱”。

    “大洋一号”是我国大洋科考功勋船,于2013年12月2日从海南三亚起航执行中国大洋第30航次,这是我国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的首个航次,历时179天,航程25628海里。

责任编辑: 郭永国
 
中国政府网
EN
https://www.gov.cn/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删除
如您是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请确认其拼写正确,并注意网址的大小写字母区分。
了解中国政府网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