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一把尺子杜绝“拆迁前盖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03 07:27 来源: 人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6月2日,记者来到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道办的张闫村。这里即将成为国家级新区——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一部分。记者曾发现,有的地方村民在拆迁前突击加盖房屋,以图多获补偿款,“甚至几个星期就可以形成一条新街道”。同样处于拆迁工作一线的正阳街道办,情况如何?

    中午时分,记者跟随渭城区正阳街道办的拆迁员魏斌来到张闫村。尽管拆迁的公告早已贴在村头,这里却一如往常。在闫小院大爷家,谈起“为何不加盖房屋来增加面积”,他笑着摆摆手说:“折腾那个干啥?这里拆迁的政策我们也研究了。安置补偿的有效面积按人头算,而不是按实际面积,加盖没用。”

    原来拆迁政策一出台,村民们自己心里也在算账。闫大爷家有3口人,按政策能得到180平方米的有效面积,每平方米补偿430元,院子的实际建筑面积是143平方米,不够的37平方米还按每平方米230元补偿,仅房屋一项就能拿到8万多元。另外,每人还有4万元的奖励。

    “突击盖房常常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不仅有隐患,也为后续拆迁造成大量垃圾。”正阳街道办主任赵茂亭说:“我们在前期制定拆迁政策的时候,就考虑了这一问题。按照人头来计算补偿政策,同时再新增每人4万元的人口奖励。既保证公平,也保障村民利益。”

    通过前期挨家挨户调查测量,人均统一按60平方米的有效面积算、宅基地统一按0.25亩计算,能够包含绝大多数村民所拥有的房屋实际面积。每次测量,都有10人以上的包含拆迁办、街道办、村民本人等三方人员的测量人员共同参与。在村委会会议室,记者看到,每家每户测量的面积都挂在墙上进行公示。街道办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公平拆迁,加之村民理解配合,目前张闫村68户没有一户出现房屋加盖、对抗拆迁的情况。

    “拆迁安置有好的政策,还需要去落实才有效”。采访中,记者发现街道办拆迁员很多都不在,打听才知他们基本都在村里做政策宣讲。魏斌也忙着走访拆迁户,还张罗着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拆迁工作不只是拆和迁,更重要的是让村民迁得安心,后续生活有保障。”魏斌说,街道办请来专家在村里教授保洁、大棚种植等课程,并安排村民免费去区里学校学习电焊、驾车等技能。“上头政策好着嘞,下头落实政策没变样。”谈起政策落地情况,闫大爷笑着对记者说。(记者 方敏)

责任编辑: 王欣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