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海峡明珠 演绎精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05 11:04 来源: 福建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2009年福建省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2011年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短短几年,平潭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冉冉升起的“海峡明珠”。

    6月8日,2014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场活动中,“海洋杯”中国平潭国际自行车公开赛与清洁海滩行动将在这个美丽的海岛举行。

    海洋资源 得天独厚

    傍晚,漫步在细沙绵绵的龙凤头海滩,感受着温暖的海风和洁净的海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经过沙滩整治与景观工程改造,龙凤头海滩华丽转身,成为平潭一张新“名片”:连续举办两届亚洲风筝冲浪巡回赛,首届跨海峡马拉松邀请赛平潭段比赛由此出发,旅游人数火爆。

    大自然厚爱平潭,给予她丰富的海洋资源。平潭四面临海,由126个大小岛屿组成,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岸线资源丰富,岸线总长408公里,拥有众多避风条件良好的港湾和深水岸线资源。滨沙滩总长70公里,素有“海滨沙滩甲天下,海蚀地貌冠全球”之美誉,拥有石牌洋、海坛天神、坛南湾等8个国家一级景点,并拥有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古沉船等水下文物资源。

    同时,平潭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造成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历史上就是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清咸丰年间被辟为福建省五个对台贸易的港口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平潭成为最早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开展对台小额贸易的县份之一,对台渔工劳务输出量居全国县市之首。

    开放开发 硕果累累

    “风沙扑面”是老一辈留下的平潭印象,如今,走进平潭岛,随处可见绿树成林、花团锦簇的景象。几年来,平潭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海峡大桥于2010年建成通车,复桥已经建成通车,第二通道公铁大桥全面动工,环岛路等“一环两纵两横”城市干道加快推进,城市框架逐步拉开。

    特色产业开始起步。围绕培育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吸引台资项目落地建设,新增台资企业146家。

    对台海上快捷通道初步形成。加快建设对台客滚码头,先后开通平潭至台中、台北两条海上高速客滚航线。丽娜轮成为首艘直航大陆的台轮。台湾民众参与平潭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政策体系加快构建。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形成,中央赋予的7方面28条政策基本落地,产业指导目录、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办法、对台小额商品交易、一类口岸开放、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等政策相继获批。管委会出台《平潭综合实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简化审批目录(201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中央和省直部门、实验区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逐步构建起对台政策“新特区”。

    六大行动 再次提升

    4月18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平潭召开现场办公会上提出,全省上下推进平潭开放开发的决心坚定不移,举全省之力支持平潭开放开发的态度坚定不移,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共同家园的目标坚定不移,同时明确了10项支持政策,为处于开发建设转型阶段的平潭注入强大动力。

    平潭开发如火如荼,硕果累累。如今,平潭加紧实施“六大行动计划”。

    深化两岸融合行动计划。围绕与台湾更深融合的要求,探索实施“放地、放权、放利”,依托台湾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保税物流园区、对台加工贸易园区、文化创意园、对台小额贸易市场等载体,不断提高与台湾经济、社会、文化的融合程度,推动自由港区建设及产业融合发展,借鉴台湾理念,探索建立台胞社区,形成两岸融合的局面。

    产业培育壮大行动计划。加强招商引资,构建市场化、社会化的招商体系,全力构建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围绕总规和产业指导目录,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筛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50个以上十亿元企业、5个百亿元产业集群。

    体制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全力探索平潭特色体制机制创新道路,形成“小政府、大市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实施省里已经批准的“区县合一”机构改革,探索建立组团开发机构,建立“大综合、扁平化、高效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吸引台资金融机构在平潭设立分支机构,争取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加快建设两岸金融合作示范区。在全省首推“四证一章合一”,领跑全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完善基础设施行动计划。重点构建“五大体系”:以公铁大桥、对台码头等为重点的交通体系;以北水南调、海水淡化等为重点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以建设输变电站和LNG项目为重点的能源保障体系;以片区污水处理厂为重点的污水处理体系;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三网融合”为重点的信息通讯体系。

    着力保障民生行动计划。引进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两所高校,高标准建成福建师大平潭附中、平潭一中新校区等学校,借鉴台湾办学理念,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建成协和、海坛等三甲医院和民生养生基地一期工程,鼓励创办台资专科医院。建设垒球馆、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图书馆等一批文体场馆。

    生态环境优美行动计划。按照福建省政府批复的《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施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借鉴新加坡、天津滨海等地经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城,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

责任编辑: 葛燕燕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