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6月11日电(记者 宗巍 高楠 吴昊)61岁的杨管礼是安图县明月镇福成村出了名的倔老头,由于和村委会存在土地纠纷,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上访“讨说法”。可从今年开始,杨管礼不再上访了,因为当地有了说理的地方。 这个说理的地方虽然并没有带给杨管礼期望的结果,但他心里的疙瘩却逐渐解开了。这个说理的地方,是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 安图县委书记季宁说,这些年处理社会矛盾时,政府部门经常遇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够用”的尴尬,“诉求中心是被逼出来的办法”。 这个被逼出来的诉求中心如何运作?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主任杨松峰介绍,诉求中心将群众诉求分类处理,需要政府部门解决的,诉求中心会协调涉事部门处理;对于不想走法律程序,就想让大家评理解决的,诉求中心就将其纳入由评理、说事、建言三部分组成的民事民议环节,让老百姓的事由老百姓自己评议。 对于有需求的群众,诉求中心受理后,会派出《民声频道》记者录制双方诉求,并在当地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放。 安图县人口21万左右,县城人口5万人,流动性低,“熟人社会”特征明显。《民声频道》受到老百姓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电视中的民生话题播出后,很快就成为公众议论焦点,无理诉求的当事人感受到舆论压力后,一般会主动让步。 对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纠纷,双方当事人互不让步的情况下,一方可以申请进行现场评议,由议事代表现场投票决定支持对象。 杨管礼申请的是现场评议环节,当天有58名议事代表参加。评议中,杨管礼和福成村村委会围绕土地纠纷进行各自阐述,之后由议事代表投票。投票结果现场公布,其中11票支持杨管礼,47票投给福成村村委会。现场评议结束,杨管礼有些失落。 “这些年的积怨,不可能通过一个大会就消除了。过几天,我们还要回访杨管礼。”杨松峰说,诉求中心不仅要接群众的诉求,更重要的是服务。 几天后,杨管礼表示,他慢慢想通了,不会再去上访,准备专心种地搞养殖。县里也考虑到杨管礼的家庭状况,准备在致富项目上给予他帮扶。 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诉求800多件,占到全县接待信访案件总量的58.6%,办结率达到98%,基本都是一次性办结,没有重复诉求出现。一批用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也得到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