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信局部署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推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16 13:53 来源: 测绘地信局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5月29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提出要求。

    《意见》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强调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左右,政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适应应急测绘、地理国情监测等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需要的生产工艺流程初步形成,满足按需提供服务的服务体系和模式初步建立,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和标准规范更加完善。到2017年左右,政务信息化完成,行政管理效能大幅提高。生产和服务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测绘生产、服务工艺流程和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改变。政务管理、生产、服务等实现基于网络基础设施的高度协同和无缝链接。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完善。信息化推进机制、标准规范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

    《意见》就政务信息化、生产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保障、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内容作了全面部署。其中,政务信息化主要是围绕日常行政管理、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工作需要,依托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电子政务外网和办公业务专网,重点建设和完善内外网站、应用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库等,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政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生产信息化主要是依托统一网络基础设施,按照国家(省)局、测绘生产事业单位两个层面,开展装备设施、人力资源、资料数据等生产要素资源库和相应应用系统建设,建成网络化、流程化、智能化的测绘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测绘生产全过程业务流程信息化。大幅度提高测绘生产事业单位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单位测绘生产效率。服务信息化主要是加强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对现有测绘成果档案、国家和地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航空航天影像以及各类专项成果等成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改造,构建地理信息服务资源库,实现对服务资源的有序组织管理;加强与“天地图”、数字城市和地理国情监测等主要服务出口的对接,提升数据整合加工与产品快速制作能力,搭建信息化服务运行管理平台,逐步形成集产品加工、分发、共享交换、在线服务等于一体的信息化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是整合各类网络基础设施资源,加快形成满足政务、生产、服务信息化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环境。形成办公业务专网和生产业务专网,覆盖范围均为国家局及所属单位。各地要加快完善满足内部办公和生产业务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覆盖中央、省、市三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电子政务外网。在互联有效的网络设施的支持下,探索建立管理、生产、服务协同有效的运行机制,提升生产、管理、服务能力和效率。信息安全保障主要是按照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的有关要求,推进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强化基础环境建设,健全防护和保密体系,提升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和水平。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梳理国际国内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规范,积极采用现有技术标准成果,为相应建设提供依据。梳理国际国内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规范。重点围绕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基础设施等建设,进一步加强标准修订。加大力度完善测绘业务流程、服务和产品质量控制与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同时,注重加强系统运维、部门职责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建设。

    《意见》对各部门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一是组织领导。健全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机制,研究发展战略,确定发展方向,决定重大事项,开展顶层设计。各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本地区信息化工作机制,确保职能落实和人员到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二是资金筹措。建立部门、生产服务单位等多渠道投入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加快信息化建设。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关要求将本指导意见有关内容纳入部门预算解决。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给予专项支持。三是考核监督。进一步强化国家局对本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监督职责,定期开展对各地信息化推进工作情况的检查指导工作,并将其作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科学发展观考评重要内容。加强对本指导意见实施情况评估,形成定期考核、滚动修订的良性实施机制。四是新技术应用。密切跟踪现代新兴技术发展趋势,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存储等高新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力争在拓展应用领域、创新应用模式、提升应用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提升行业信息化技术水平。五是衔接协调。意见明确的信息化建设思路贯穿“十二五”、“十三五”两个发展时期,是实施测绘地理信息“十二五”规划,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的重要依据。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开展相关战略研究、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工作中要将本指导意见所确定的建设任务作为重要内容予以优先考虑。

责任编辑: 穆淼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