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将用5年左右实现城市供水深度处理改造全覆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20 10:49 来源: 新华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出厂自来水可直接饮用?”,江苏将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城市供水深度处理改造全覆盖,实现城市供水从“合格水”向“优质水”转变,让人民群众喝到清洁安全放心的水。这项工程无疑颇具挑战性,让城市供水从“合格”提升为“优质”,必须明确目标,敢想、敢干。 

  在当前环境状况、江苏特殊的地理布局以及处于工业化后期的综合背景下,提出上述目标确实需要很大勇气。长江中上游任何突发意外,都可能给江苏饮用水源带来严重危害。根据最近发布的2013年江苏环境状况公报,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度污染。在这样的状况下,通过实施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改造,使城市供水从“合格”变“优质”,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再难,也要努力推进。正如足球场上某些关键时刻需要强行突破,许多民生项目紧锣密鼓地上马,符合百姓的利益和需求,而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好高骛远。譬如,针对长久以来城市供水仅停留在“合格”标准,甚至出现局部下降恶化的状况,许多精明的厂商先行发掘商机,自来水净化装置已走入很多家庭。将家庭的“自选动作”,变成政府的“规定动作”,这份担当值得掌声鼓励,也更需要各地政府推出更多顺应民生需求的“提优工程”。

  与饮用水“提优”相类似,现在面临的很多工作难度相当大,比如百姓关注的空气污染治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问题等,都需要我们拿出这种勇气,或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或定下更高目标拿出更有力举措,或壮士断腕实施倒逼。

  总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很多领域需要我们敢想敢做,需要有这样振奋人心的“强行突破”。

  必须看到,在一些地方的改革和发展中,“强行突破”的这股子劲头还显得较为缺乏。习惯了遇到难题绕着走,尤其对涉及诸如环境保护、社会矛盾化解等方面的难题,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畏难情绪,过多强调客观原因,缺乏责任担当和进取意识。打着所谓“理性”旗号的悲观情绪,不应成为落实改革举措、推进社会发展的“拦路虎”。正如省领导最近强调的,当前改革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取决于我们工作的推进力度和落实程度。“精神状态”被摆在首位,个中深意值得体会。

责任编辑: 吕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