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技艺——传统手编苇席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26 07:09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6月24日,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王村,80岁高龄的村民陈保珠在家中编苇席。位于山西汾河沿岸的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王村,自古就有利用汾河野生芦苇手工编制苇席的传统。已经80岁的村民陈保珠从15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苇席编制技艺。据他介绍,过去苇席生意兴隆时村里几乎家家都编制苇席,苇席编制过程包括选料、晾干、开皮、晾晒、编制、水喷、修剪等流程,技术熟练的人一天就能编制一个苇席。苇席一度是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和生活用品。如今随着现代编制工艺的广泛应用,手编苇席需求量的下降,再加上年轻人外出打工,劳力减少,王村苇席这一传承数百年的手工技艺也将退出历史舞台。新华社发(高新生 摄)

    6月24日,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王村,80岁高龄的村民陈保珠(左)和儿媳张俊兰在家中编苇席。新华社发(高新生 摄) 

   6月24日,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王村,80岁高龄的村民陈保珠(右)同75岁的陈保龙(左)在编苇席。新华社发(高新生 摄)

    6月24日,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王村,80岁高龄的村民陈保珠(左)和儿媳张俊兰在家中展晾已编制好的苇席。新华社发(高新生 摄) 

责任编辑: 刘啸萱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