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岭县机关餐厅,一眼就能看到写着“您已进入‘光盘行动’电子识别区”、“您节约的每一粒粮食都将被摄录”等温馨提示的标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厅设有监控摄像头,并安排专人负责食堂巡视检查,如果发现浪费行为视情况将给予批评教育。 “我们还建立了食堂用餐人员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数采购、做餐、配餐。多供应小份食品,用餐人员根据需要适量选取。据统计,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机关食堂同比剩饭剩菜量下降约60%,营造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 文明餐桌,杜绝舌尖上的腐败。今年,长岭县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贯彻《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从机关食堂入手积极开展了“文明用餐、反对浪费”行动,进一步增强全县公共机构及广大干部职工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切实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倡导节俭养德,建设节约型机关,吉林省党政机关纷纷行动。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处的工作人员孙立岩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建立和完善了符合吉林省实际的公共机构节能法规和制度标准体系,形成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全面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十二五’期间,全省会选出100家公共机构,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示范单位要率先构建起节约型办公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使能源、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升,通过示范单位创建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吉林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吉林省各级公共机构积极推进办公建筑供热以及空调、通风、照明及配电、热水、电梯等主要用能设施改造。目前,省直公共机构实现95%绿色照明,市县实现节能灯90%覆盖。 在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方面,各级公共机构积极应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广太阳能光热、水源热泵技术应用,新能源项目节能效果明显。采取多种形式完成了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水源热泵等22个新能源节能示范项目,推广应用节能插座和节能型电开水器,提高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在去年的国家评价验收组对吉林省国家第一批节约型示范单位评价验收中,长春市绿园区以105.75全省最高分通过了评价验收。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是绿园区工作的亮点。在绿园区政府后院有一个中水处理站,里面有一大一小两个白色的储水箱,由若干电器设备及水管连接,整个装置看上去简洁干净。这就是为了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立的中水处理系统,这个装置可以将职工浴池废水回收处理,每年回收再利用废水约2400吨。 为了倡导绿色消费,推广循环利用,绿园区政府制定了《绿园区绿色消费行为规范》,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理念。同时制定了《废旧商品回收再利用工作方案》,建立了回收处理网络,明确了回收范围及处理程序,去年以来共回收处理了废旧应急灯105套、灯管2200多支,废旧电脑34台、音响设备5套,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率不断提高,加强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绿园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赵庞阳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筹措资金在办公楼顶层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区政府办公楼部分用电设施提供电力,不足部分由市电补充,实行自动调节。通过利用太阳能资源可再生、环保等特性,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深入推进绿园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关闭浪费阀门,开启绿色篇章。在吉林省党政机关,“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资源现象已少有发生,取而代之的是节能灯、声控灯、感应水龙头等节能用品逐渐推广使用。随处可见的“节电从我做起”、“水是生命之源,请君节约用水”等环保标识更是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当中营造了“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记者 李抑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