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到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专题调研作物产量预报工作。 郑国光用三个“越来越”充分肯定了作物产量预报工作:范围越来越广泛,精度越来越高,受到领导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大。郑国光强调,一是要提高认识,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作物产量预报的重要性,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气象为农服务和作物产量预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二是进一步加强作物产量预报的科技含量,突出气象部门的体制优势、观测优势和技术优势;三是要拓宽视野,利用国家级作物产量业务的发展带动全国发展;四是要进一步梳理作物产量预报工作,提出核心问题,在推进气象现代化过程中实现作物产量预报业务的现代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司长谢璞,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毕宝贵,副主任魏丽等一起参加调研。 郑国光到国家气候中心指导汛期业务服务工作 7月2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到国家气候中心指导汛期气候业务和服务工作,并强调要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不断夯实现代气候业务基础,提高气候服务能力。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介绍了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天气气候特点,分析了当前大气、海洋状况,以及今年盛夏的气候趋势。郑国光和专家一起分析讨论了当前的天气气候形势,研判未来天气气候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今年汛期可能会出现的持续性异常事件和重点关注区域,以及季风发展进程和厄尔尼诺发展演变等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郑国光强调,当前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对气象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深入科学分析,注重创新发展,加强气候业务与天气业务的交流,不断夯实现代气候业务基础,提高气候服务能力。 郑国光到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服务工作 7月1日傍晚,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到中央气象台会商室指导预报和服务工作。郑国光充分肯定中央气象台近期的预报服务工作,同时十分关心北京1日傍晚开始的强降水过程,要求综合运用各种资料,认真研判,为首都防灾减灾做出贡献。郑国光还询问了全国总体的天气形势,并指导后期的预报服务工作。今天正值“七一”,郑国光肯定大家用实际行动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向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的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通讯员 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