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7月6日电 5日,连绵多日的梅雨难得停歇,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杭州毗邻西湖的繁华闹市区,一场灾难却突如其来。 17时左右,庆春路东坡路口,一辆正在行驶的公交车突发燃烧事故。瞬间,哭喊声、求救声伴着浓浓黑烟,在闹市的喧哗中蔓延开来。 “出事了,快救人!”市民从四面八方涌来,砸车窗、砸车门、灭火、运送伤员……大家争分夺秒、不分你我,他们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在危急的一刻,大家是一家人,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气节和温度! “死命砸,赶紧把人救出来” 事发时,市民王磊碰巧在附近。此时,火苗透过车身的缝隙蹿出来,而车内是被困的80多位乘客。“我正好骑着电瓶车,立刻拿了U型车锁上去狠砸,七八下后一扇车窗被砸开了。” 第一时间参与救援的并非只有王磊一人。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拿着手边能派上用场的工具,车锁、灭火器、甚至自行车,一边砸向冒着浓烟和大火的车窗,一边嘴里喊着“死命砸,赶紧把人救出来”。商场保安、路边商贩也拿着应急消防水管赶来,等消防车到达的时候,火势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已基本得到控制。 事故现场,一位大妈指着一位小伙子急切地告诉记者:“这个小伙子救了很多人,你们要好好采访采访他!”市民们七嘴八舌地补充:“听说是杭州笕桥机场的一位军人,我当时看见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公交车,救下了不少人。” “上我车,送医院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时间就是生命!多位乘客受伤,必须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出租车不够,救护车还没赶到,怎么办! 杭州市民曹女士正赶往城南办事,两位伤员进入了她的眼帘。她毫不犹豫地说:“上我车,送医院一分钟都不能耽搁。”虽然车上都是血污,但曹女士认为,“对伤员来说,早一分钟都是好的”。 附近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第一时间投入救援。杭州市口腔医院庆春院区正畸中心主任黄统当时就在事发现场。“现场有伤员体力不支,我们马上提供了吸氧设备。医护人员还冲上去灭火,搀扶伤员去附近医院。” 在众人的努力下,短短40分钟,不仅大火被扑灭,所有伤员也被第一时间送达医院,为救治赢得了时间。在接诊过程中,有一例伤员曾出现心跳、呼吸暂停,经全力抢救,终于恢复了心跳、呼吸。“零死亡病例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位接诊医生说,社会车辆和救护车一起,成为本次救援行动的主力,“如果没有及时快速的送医,那么多伤员根本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 显大爱,这是城市的气节和温度 这是一场全社会的动员! 面对突发事件,城市应急响应机制快速启动。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省长李强,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杭州市市长张鸿铭等快速作出批示,要求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不惜一切代价做好伤员救治。消防、公安和急救车辆迅速到位,医疗机构开启绿色通道,调集重症监护、烧伤、呼吸科等多科室医护人员参与救治……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 网上,流传着事发现场一个个感人的视频和画面,让人动容。网友“在水一方”说:太感动了,为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自豪,你们彰显的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人性的光辉,是社会的大爱,是城市的气节和温度! 有人说,既能享受欢乐和成功,也有承受不幸的能力,这才是一个成熟的城市。灾难来临时,这座接连涌现过“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的城市,人们行动了起来,他们或参与灭火、或砸车救人、或运送伤员,不在现场的则通过电话、微博、微信向有关部门提供信息,为运送伤员的车辆主动提供路况信息,有的前往血站献血,有的默默为伤员祈祷……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说,在这次事故中,杭州显现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成熟。灾难降临的瞬间,人们看到了人文精神在一座城市的不断提升。(记者张乐、商意盈、王怿文、韩传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