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干部"新风":过去"研究一下" 现在"这样解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13 10:31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闽西干部“新风”:过去“研究一下”,现在“这样解决”

    新华社福州7月13日电(记者  陈弘毅)“以前向上反映问题,得到的答复经常是‘这个我们要研究一下’,有的还没了下文;如今不管大事小事,都会立刻得到‘123’的逐条解决措施。”记者近日在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采访时,听到不少群众这样提到干部的“清新作风”。

    “如果再整改不下来,下周我就买两个帐篷,和你一人一个在猪圈旁睡一晚上,感受一下周围群众的苦衷!”长汀县委副书记丘发添日前在河田镇窑下村调研时,向村支书撂下了一句“狠话”。

    几天后,这座“钉”在民居中的猪圈被迁离,猪圈主人也心服口服:“之前总觉得村干部治理污染,想让我‘一拆了之’,没想到干部从头到尾没谈‘拆’字,一进门就和我先聊起家长里短。得知养猪是我家唯一收入来源后,马上争取帮我在附近找了地建新猪圈,修建了猪粪发酵池,保证污水不进溪。”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是拿干部‘开刀’,而是通过人性化的服务与工作,让干部重塑服务百姓的意识。”长汀县纪委书记王汝彬说道,“例如,我们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拿县直部门股长‘开刀’,针对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车到站船靠岸’的养老心态,制定了干部轮岗交流的举措,让新环境重新唤起股长们的危机感。”

    对于武平县委书记王建生而言,刚刚过去的几次大小“洗礼”让他意识到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不少村支部党组织过去老是抱着‘等靠要’的态度,失去了‘造血’动力,怎么发挥影响力?”王建生在一次下乡座谈会时“单刀直入”地说,“村干部做事得‘抓七寸’,找准了致富点以后,干部就要带头一个猛子扎下去做到位。”

    “不能光让乡镇村干部‘单打独斗’,县领导们还需主动下沉,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和他们共同进步。有的干部分管农业,连每亩烟叶有多少株,烟农遭灾以后怎么走保险程序都搞不清楚,你说他怎么正确指导农业生产?”武平县委副书记陈荣水说。

    对于上杭庐丰畲族乡党委副书记丘佳涛而言,连续几天夜蹲乡里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一场大雨后,他连夜走访丰济村危房户蓝意庆和烤烟户蓝文生,察看危房搬迁和“三农”综合保险理赔款落实情况。

    “真正的改变,在于干部内心思想的转变。”庐丰畲族乡党委书记蓝玉华说,“只有真正发自内心想要做点实事,我们建立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效执行下去。”

    “老百姓反映灯不亮,水不通,现在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可以‘立行立改’马上解决,可是活动结束之后,眼前的作风转变会不会成为一阵风,还能不能持之以恒?”龙岩市委第四督导组长傅新才表示,“要让每个干部从心底接受一次洗礼,成为一种推动制度设计进步的动力。”

    干部内心转变,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龙岩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涉及部门多的事项,建立党政一把手负责、全程督办协调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下发“整改通知书”“督导建议书”600多份,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7766个,制定专项整治措施358条,梳理、制订制度464条。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等,龙岩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进一步弄清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从内心深处转变了作风,牢固树立了宗旨意识。”龙岩市委书记黄晓炎说。

责任编辑: 吕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