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亩杏子,从收入4000元到3.5万元的突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16 20:08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阔什塔格乡农民在挑选鲜杏准备送进烘干房烘制杏干(7月12日摄)。买买提·阿布都拉吾斯曼家住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阔什塔格乡,种植20亩杏园。往年鲜杏成熟后,除了出售一部分鲜杏外,更多的只能铺在房顶或院子里晾晒杏干出售,去年杏子的收入为4000元。今年,他家集资修建了两个热风烘干杏房,买买提·阿布都拉吾斯曼告诉记者:烘制好的杏干干净卫生,颜色鲜亮,如果按照去年的收购价格,他家的20亩杏子至少能卖3.5万元。阔什塔格乡地处昆仑山北麓,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致富途径有限,当地农民有种植山杏的传统,而且品质极佳。长久以来,这里的山杏只能销往周边县市,自然晾晒的杏干品质差价格低,杏园几乎成了当地农民的“鸡肋”。2013年皮山县引进烘干房制杏干项目并率先在山区乡试点,烘干房烘制的杏干受到市场的好评,集资了的农民当年就见到成效。今年皮山县共建517个热风烘干杏房,农民自己集资1万元,政府补贴7.5万元,让传统的山杏成为当地农民的摇钱树。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果农买买提·阿布都拉吾斯曼准备将鲜杏送进烘干房(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阔什塔格乡农民在收获烘制好的杏干(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来自喀什的维吾尔族干果商贩西热提·艾力(左)与阔什塔格乡农民合作收购鲜杏,烘干制成杏干后销往全国各地,去年他收购加工的杏干最高卖到一公斤75元(7月12日摄)。

责任编辑: 吕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