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痛处”方能落到实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17 11:08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能否一步步变为现实,要看各地区各部门是不是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到位。特别要打通政策出台实施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区间。为了督查《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2014年重点工作和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今年6月25日,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有关部门、单位和部分省、区、市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督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情况督查汇报,并部署狠抓落实与整改,特别提到了“决不允许走过场”,彰显了国务院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的决心。这次督查动了真格,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施政新风,杜绝松松垮垮、大而化之的工作状态,纠正推诿扯皮、拖延应付等庸政懒政行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习惯老的做法,改革,就是要打破过去的那种工作理念和思路。

    辛鸣:这些年来,我们的政府部门已经习惯了通过审批去管理经济的发展,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但现在我们看到,这种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模式和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可持续。但是我们这些年来已经习以为常,做惯了,这种行为方式一下子转不过来。可以坦率地讲,对于如何真正地调结构、促发展,很多党员干部可能理解得并不到位,面对新课题可能不知所措。这种情绪客观上导致了一些地方对落实国务院的政策“选择性执行”或者“象征性执行”,会做的先做了,好做的先做了,不会做的、不好做的就先糊弄过去。

    人们对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开展首次全面督查的良好效果充满了期待,但阻力不可低估。辛鸣说,政策要真正落实,必须建立起督查长效机制。

    辛鸣:要想把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要想把国务院大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必要的检查督促是肯定要有的。没有检查督促不可能取得成效,但是检查督促不可能是一种常态性的。怎么办呢?就要把这种检查督促的行为变成一种制度来约束,各个政府部门要把自己所担当的责任,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规章制度规定下来,如果哪些方面做不到,就要追责,就是把阶段性督促整改变成一种长效的制度安排。

    同时,如果制度还是依靠我们自己内部的人去检查执行的话,因为大家都是政府部门的人,难免会有一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感觉,检查可能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我们还要引入第三方监督,让社会中一些中介组织或者社会民众,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进行第三方评估,这样就可以有效要求和约束我们的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监督它们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到位。

    国务院强调,要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实施责任追究,严肃问责。这次督查要成为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政策落实、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法治政府的重要行动。这对提高行政效能,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学研究室研究员贠杰对此做解读。

    经济之声: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列出清单,明确时限、落实责任、逐项整改,兑现承诺。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如何理解这段话的深意?

    贠杰:这是我们现在全面改革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我们现在不仅重视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定,而且更加重视政策执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同时还深入到整个政策执行中的体制问题。这是我们今后全面推进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也是加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

    经济之声:大家说,上面都在督查政策的落实情况,看来政策落实还是有很多问题,或者说有很多阻力。怎么看待这些阻力的问题?要突破这些阻力,是不是难度比较大?

    贠杰:这也反映了我们现在这种体制的弊端。现在的改革主要是突破利益格局的改革,它不光是一种观念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打破现在的利益藩篱,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我们改革的重点。从这次国务院的督查会议来看,利益的弊端主要存在几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原来的政策执行的严格性不足。再一个是责任制不明。另外,民主化不够和公开性不足。这些方面都导致我们现在在政策执行中存在着一些体制的弊端。

    经济之声:未来大家还是希望这个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贠杰: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政管理中推进管理的严格化、公开化、民主化、精确化,归根到一点,就是要推进管理的科学性,它的核心就是构建长效性的制度化、常态化的督查机制。在以前我们的管理中,监督机制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通过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在政策执行环节,在督查环节全面推进一种新的改革,特别是已经深入到体制的层面,我们以后的政策执行、政策督查环节,将会有一个新局面。

    编辑部观点:查到“痛处” 方能落到实处

    经济之声评论员陈爱海: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确,党的十八大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以来,中央推出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充分显示改革决心的举措,仅从经济方面来说,像简政放权、激发活力的政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政策,推动节能环保、信息消费、养老、健康等产业发展的政策,等等等等,很多,也很受期待。但很多举措往往是中央力度大、动作大,地方担心多、动作小、跟进不力,导致好政策的效果逐级衰减,有的甚至不了了之,该享受“政策红利”的个人或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说到底,还是“落实”上出了问题。

    所以,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去抓落实,非常有必要。这次督查很给力,指出的问题也很实在。我们希望这样的督查能真正查到某些人的“痛处”。如果抓几个典型,让一些人因为执行中央政策不力而降级、降职甚至撤职,公布几个这样的案例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所谓“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 郭永国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