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18日公布上半年全市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6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2%,增速比1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虽然这一增速与往年相比不算高,但首都经济高端引领特征明显,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三大高端服务业对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0%。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夏沁芳表示,总体上看,全市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亮点一:高端服务业增速远超房地产 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8.9亿元,增长0.7%,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974.5亿元,增长6.9%,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725.9亿元,增长7.3%,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份额为0.7:20.2:79.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直逼80%。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的高端化特征进一步显现。 细看数据,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3%。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839.4亿元,增长12.6%;金融业增加值1606亿元,增长12.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增加值838亿元,增长9.3%。三大高端服务业增速,远高于批发零售、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等普通三产行业。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2%的增长中,有3.8个百分点是由这三个行业贡献。”夏沁芳透露,这种“高端引领”的特征同样体现在了区域的角度,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1至5月的收入增长10.1%,对全市收入增长的贡献度超过了六成。中关村、金融街、CBD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创造了全市九成以上的高技术制造业收入,八成以上的信息服务业收入,六成以上的科技服务业收入。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在增强。在中关村,环保产业悄然成为第二大产业,碧水源、爱社时代、仁创科技等为代表的上千家节能环保企业正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服务北京及全国的企业节能改造和环境改善。1至5月,中关村收入增长14.3%,快于全市收入增速7.1个百分点。 其中,环境保护领域的收入增长42.4%,电子信息领域收入增长24%,这两个领域都是创新比较活跃的领域。 从中关村总收入的内部结构来看,技术含量也在提升。1至5月中关村技术收入增速达到19.7%,比总收入的增速高出5.4个百分点,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2.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说明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亮点二:经济发展绿色指数逐年提升 首都经济高端引领的特征在工业领域同样突出。上半年,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4.9%,对工业贡献率超过50%,也就是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6.3%的增长中,大约3.2个百分点都是由战略型新兴产业创造。 上半年,北京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的同时,工业效益提升速度也在加快。 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增速比全国、上海、天津分别高2.2个、4.1个和13.8个百分点,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6.9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受国家加快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带动,北京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高速增长,尤其铁路设备制造1至5月实现利润总额10.2亿元,同比增长3.4倍,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60.1个百分点。总部型电力企业如国家电网公司拓展金融投资领域,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也带动电力行业利润快速增长。1至5月,电力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9亿元,同比增长51.1%。 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北京市工业企业正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在北汽福田与戴姆勒的现代化合资工厂,生产线上已经清一色国4、京5排放的高端环保重卡;北京奔驰的庞大总装车间,专供中国市场的长轴距C级轿车即将投产;北汽新能源的纯电动车则在过去两个月取得了超过200辆的私人订单,年底开始推出的所有电动新车都将升级为超炫的全液晶触摸屏。 结构调整过程虽苦,但结果喜人,如今,北京经济发展绿色指数逐年提升。 夏沁芳介绍,今年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比去年同期再下降1.9个百分点,大约只占到25%左右。企业节能降耗同样成效明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了9.4%,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幅度会高于全国4.2%的降幅。 亮点三:网购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过半 经济增速稳中有升,居民收入也持续增长。上半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1997元,增长10.3%。腰包鼓了,消费自然给力。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增速比1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3919.9亿元,增长8.3%,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餐饮收入352.8亿元,下降0.2%,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值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9.7%、12.6%、8.7%,而金银珠宝类,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14.7%和3.6%。 值得注意的是,浩浩荡荡的“网购大军”已成为稳定消费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6%,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展望下半年北京经济形势,夏沁芳分析,上半年北京经济增速比一季度略有回升,主要由于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都有所回升,下半年北京经济形势复杂,有利与不利的形势并存,而且北京正处于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治理大城市病的经济转型期,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在总体改善,全国经济也有企稳迹象,北京企业生产经营信心和消费者信心都出现了明显回升,支撑经济稳步增长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增加,预计全年经济有望持续稳中向好的态势。(记者 崔乐 涂露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