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云南富宁7月20日电(新华社记者 浦超)“出来了!出来了!兄弟们都出来了!”20日2时58分,随着最后一名生还人员从隧道中被救出,云桂铁路云南富宁1号隧道坍塌事故14名被困工人成功获救,现场一片欢腾。 14名被困工人死里逃生的背后,是一场持续6天6夜的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 14日16时:施工隧道坍塌,15名工人命悬一线 14日16时,一场猝不及防的垮塌发生在云南省富宁县板仑乡境内正在施工的云桂铁路富宁1号隧道,15名工人被困。 事故发生后,铁路总公司、云桂公司、中铁隧道局和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相关单位立即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救援迅速启动。当地安监、消防、武警、驻军等各路救援力量迅速奔向事故现场,各种专业救援设备紧急调运,400多名救援人员投入紧张救援中。 15日5时10分:塌方那头传来生命信息 富宁隧道全长13625米,塌方体估算长度为20米左右,体积在260立方米到300立方米之间。时间就是生命,救援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为了确保救援过程中不发生次生灾害,中铁隧道局云桂铁路一标段项目部采取回填反压方式,从隧道外拉渣土到塌方体旁回填,加固塌方区域拱墙,局部拱墙进行了喷射混凝土加固,为后期救援提供施工平台。 15日4时开始,塌方体周边区域加固完成后,调来的C6钻机从塌方体掌子面左侧拱腰处打钻。 15日5时10分,塌方体被打通,钻机停了下来。“咚咚咚……”救援人员用力敲响钻杆,现场所有人员屏住了呼吸,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嗡嗡嗡……”钻杆终于有了回应,救援人员长舒了一口气。 在现场指挥救援的云南省副省长丁绍祥说:“这个声音让人激动不已,它向我们传递了被困人员的生命信息。” 15日19时20分:“生命通道”钻通,确认14人安然无恙 15日5时20分开始,C6钻机加上套管重新往里钻。一标段党工委书记李站国说:“打通后可以通过套管往里输送食物和水,开出一条‘生命通道’。” 15日16时,C6钻机由于长时间高负荷运转,钻机动力严重不足。应急救援指挥部下令立即换上口径稍大的180钻机继续向里钻。 15日19时20分,“生命通道”成功打通。 “我们都还活着,现在想要吃东西和水……”管道里头传出消息:被困15人中14人安然无恙,另外1人情况不明。 随即,救援人员通过管道向里面输送了方便面、火腿肠、饼干、牛奶、水、手电筒等。然后,里外合力修复了电线,被困区域恢复照明。 15日至19日:开辟“救援通道”,遭遇一波三折 “生命通道”打通后,为尽快打通“救援通道”,现场救援采取多个方案同步实施。云桂铁路公司副总经理王景江介绍,一是使用620大口径钻机钻救援通道,二是从塌方体中间打正面导洞,三是从塌方体侧面打迂回导洞。 开辟“救援通道”遭遇一波三折。 从中铁二局隧道应急救援昆明队紧急调来的620大口径钻机16日7时30分开钻。这个钻机每小时可以钻5米左右,进展顺利的话,五六个小时就可以打通。但在当日17时,当钻到18米的地方后,钻机出现了故障。 为了避免遇到钢筋和被掩埋挖机等障碍,正面导洞也停止了开挖。 现场救援改为主攻迂回导洞,但也遇到难题。17日夜里,导洞挖到17.4米的地方后遇到松散体无法往前。指挥部调整开挖方案,退回至14.4米处迂回开挖,这一方案再次受挫,到18日16时遇到了坚硬的巨石,无法向前施工。 20日2时57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救援指挥部不断研究对策、调整方案。19日,指挥部再次调整迂回导洞开挖方案,返回至原17.4米处继续向前开挖。 通过采取小导管加固、加强立拱作业等措施后,迂回导洞挖进取得进展,顺利通过了松散体。截至19日18时,已开挖至23米的地方。同时,620大口径钻机故障也于19日下午成功排除,调整位置重新开钻。 19日晚11时,隧道里面灯火通明,620大口径钻机不断向里打钻,旁边迂回导洞里,20名工人正紧张忙碌着,2名工人在前面开挖,后面的人依次把土石传递出来。隧道里,9辆闪着警示灯的救护车一字排开。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20日2时57分,第一名生还者从迂回导洞出来;随后第二个、第三个……2分钟内,14名被困人员相继被救出。救护车搭载他们驶向富宁县人民医院,救援现场一片欢腾。 目前,仍有一名失踪者待寻找,现场救援仍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