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激发新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新疆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03.15亿元,增长21.9%;民间投资1415.41亿元,增长40.8%。 自治区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晓青说,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新疆非公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区经济加快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主要表现在非公经济总体规模继续扩大、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贡献突出等。上半年,非公经济增速比公有制经济高14.6个百分点,中小微型企业实现增加值437.33亿元,增长16.5%。 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走出去”的主导者。据悉,去年新疆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201.21亿美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73%;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200多家新疆企业在周边国家开展商贸物流、合作开发矿产资源、承包大型输变电工程、建设境外园区等。 新疆非公经济尽管总体上相对偏弱,但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优秀企业。比如新疆广汇集团连续12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煤、油、气三种资源的非公有制企业;特变电工新疆变压器厂荣获2013年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是全国同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新疆卡尔罗媒体科技公司是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企业中最大的超高清三维数字动画生产与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企业。 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今年上半年新疆非公经济增加值多出55.52亿元,民间投资多出462.9亿元。“这得益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决策的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性决定的深入推进,得益于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作为。”郭晓青说。 非公经济是扩大就业、增收富民的重要力量,又是新疆经济的短板,新疆经济要有活力、有竞争力,既要有“顶天立地”的国有企业,也要有“铺天盖地”的非公企业。新疆7月18日召开的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高峰论坛透露,非公有制经济在建筑和贸易流通领域占据着绝对比重,房地产、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四大行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已分别达到92.4%、89.6%、65.9%、60%。 今年3月1日,新疆启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企业注册登记门槛降低,允许“零首付”设立公司。自治区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全疆新登记企业12237户,注册资本(金)684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8.1%和40.9%;其中新登记公司10246户,注册资本667.4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6.5%和115.5%。这一改革措施才刚刚实施,就产生如此巨大威力,这充分说明,新疆民间资本活力和非公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记者 石鑫) |